第276章 国破山河裂,大清怎么活?(求订阅,求月票)-第2/5页



    过了半晌,还是年纪最小的恭亲王常宁开了口:“阿玛,您要下遗诏废了三哥的皇位吗?”

    下遗诏废康熙好像是不妥的!

    毕竟这个康熙就是根据顺治帝遗诏立起来的,这个废康熙的遗诏又算怎么回事?难不成顺治当年同时下两道遗诏,一道让康熙当皇上,一道不让康熙当皇上?这不是瞎胡闹吗?这种遗诏有人信才怪!

    顺治大和尚也摇了摇头。

    福全说:“皇阿玛,要不咱昭告天下,宣布您当年并没有驾崩,而是避位为僧,现在看到国家遭逢大难,所以要复位为帝,领导大清的忠臣孝子一起灭贼保国。”

    大和尚先帝还是摇摇头。

    这也不行啊!

    如果顺治承认自己没有崩,而是避位出家了,那他就是太上皇,康熙就是皇上。这个太上皇虽然是皇上的爹,但最大的还是皇上!所以这个太上皇要复位,那可就是造反了!

    康熙如果不肯退让,非要镇压这个不忠不孝的反贼阿玛,搞出个父子相残的人间惨剧,那这个大清还能要吗?肯定得完蛋啊!

    所以顺治必须写一份既可以撤掉康熙的帝位.至少可以先架空康熙,又能避免大清陷入内战的遗诏。

    说实话,这还真有点为难他这个还活着的先帝了。

    不过顺治今儿既然一次召见了那么多认识自己的臣子和两个手握重兵的亲王,自然是有了对付康熙这个逆子的办法。

    在否决了下遗诏废康熙和复活归位(皇位)两个建议后,顺治也不再藏着掖着,而是拿出了自己真正的底牌,他看了看众人,郑重地说:“为今之计,只有贫僧下遗诏恢复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定策之权了!”

    这是要立宪了,都不需要预备了!

    这个新大明这段时间在搞复明大会,大清这边又要恢复甚至是大大加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威,这个进步之大之快,那可真是要让康梁二位泪流满面了。

    不过这种“进步”也是理所当然的!

    大清这边本来就有军事贵族共治的传统,这种传统在康熙初年还存在,毕竟之前掌权的鳌拜就是一个“议政会议的多数派领袖”嘛!

    现在康熙的“圣心D裁”搞砸了,底下人的大小旗主和大臣们自然会想到还是原来搞议政王大臣会议共商国是的时候好。再加上“复活”的顺治也想架空康熙,那顺治是“立X遗诏”自然就呼之欲出了。

    大明那边,则正好处在亡天下之痛的反省期——后来的甲午之败给汉人士大夫带去的“痛”和明末亡天下相比,根本就算不了什么。而且康梁那一代士大夫往上是被文字狱整治了两百多年的汉人读书人,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大清出个明君雄主带着大家一起进步的程度,和那些在胡思乱想了两百多年的明朝士大夫又经历了亡天下之痛后拿出来的思想,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这些“明末大儒”的琢磨出来的进步思想,又正好合了李中山这号希望“圈养皇权”的进步军阀的心意。

    而福全的心里面还是有点小小的失望,但是面子上还是没有露出来,还是一副好儿子,好哥哥的模样,低声发问:“皇阿玛,这个议政王大臣会议已经好几年没正经开过了,现在突然要开,恐怕人都很难找齐,应该如何是好?另外,这个议政王大臣会议又该定什么样的策?您的遗诏又要怎么写呢?”

    顺大和尚早就琢磨好了,现在听见儿子这么一问,就顺着这问题往下说道:“议政王和议政大臣是些什么人,早就有祖制规定了的,一个是入八分王公,凡是领有佐领的王公,都是当然的议政王或议政大臣。二是每个旗再选出三名议政大臣。三是各旗的固山额真。根据老规矩,议政王和议政大臣就是这些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