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你这次是来杀我的吧-第2/3页



    翻过一座不太高的山,山的另一侧就是村子的边缘了,这里的环境略微好些,有树林,有草地,还有庄稼,绿色之外是碧色,山下的小块平地就在高邮湖边上,碧波千里,一眼望不到尽头。

    树林中有户人家,弘历等人走了过去,看到一个妇人正在门外缝补衣服,这妇人二十五六岁,江南一带女子多穿旧明服饰,这女子青衣黄裙,浑身无金玉点缀,却显清爽秀雅,加上面如满月,相貌姣好,哲荣等人都是大为惊奇,这小破村,竟有这等女子,虽说不上天香国色,可比寻常村妇好看多了。

    妇人看到陌生人来,还是数个男子,又惊又羞,小脸一下变得绯红,提着做针线的小竹篮便匆匆进了屋,还将门给拉上了。

    弘历等人正要过去敲门,却听到从湖面方向传来一个男子咏读诗歌的声音,长空漠漠水云平,北极风高一舸轻。菊有黄花归梦切,青山日计抚州程。

    听着声音有些苍老,应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者所发出,弘历听到,神情顿变,连眼眶都微微湿了。

    弘历等人循着声音,从一片竹林穿过,看到一个老者坐在一张小椅上,手里拿着鱼竿,周围无旁人,念诗的声音,正是老者发出的。

    慢慢走上前,弘历念出一首诗:练影湖光千顷宽,蟹村鱼舍满芦滩。烟波渺渺天无际,雪色桃花水上看。

    方才老者所念的诗是明朝诗人吴与弼所作,弘历念的乃是本朝诗人符曾所作,诗名都叫《高邮湖》。

    老者耳朵微抖,他放下鱼竿,身体慢慢后转,往后望来。

    这老者不算太老,五十四五岁,微胖,看起来慈眉善目,只是左边面颊上有块不大不小的疤,破坏了一团和气。老者上下打量弘历,眉头微蹙,还摇了摇头,似乎见过弘历,可一时又记不起的神情。

    哲荣等人跟在弘历后面,弘历忽然停下了,双手往后面推了两下,哲荣等人明白,这是让他们退后的手势,弘历要与这老者单独谈话,不希望任何旁人听到。哲荣等人连快步后退,一直退到了竹林里。

    老者抱了抱拳,问道:“这位公子,你找老朽,是有何事?”

    弘历的腰深深一弯,抱拳行礼道:“老师,您不认得弘历了?”

    听到弘历报出名号,老者顿时大惊,他双目大睁,在弘历脸上扫了几圈,这时,他终于想起了什么,连站了起来,要对弘历行礼,弘历连劝道:“老师,您腿脚不方便,不用行礼了,再说,您是老师,我是学生,不能乱了。”

    这名老者叫邬思道,浙江绍兴人,邬思道自幼好读书,但科举不得意,他发表文章,指出某次浙江乡试有舞弊之嫌,被官府抓住,判了刑,在大牢里关了几年。出狱后,邬思道的左腿瘸了,脸上多了块疤,连秀才的功名都革去了,终生无法再科考。

    邬思道颇有才学,但因不能科考,只能以游幕为生。年羹尧与邬思道有过交情,深知其才智超群,可为大用,便推荐给了还是四阿哥时的雍正。

    为掩人耳目,雍正叫邬思道教弘历和弘昼两个儿子读书,所以弘历称其为老师,但实际上,邬思道主要还是作为雍正的智囊,为其出谋划策,在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笑到了最后。

    作为弘历真正的老师,只有弘历年幼的几年,可十岁以后,雍正为弘历和弘昼聘请了专门的教书先生,邬思道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分析朝局,揣摩康熙帝的心理,才有何等手法来取得康熙帝的信任,挫败其他诸王的进攻。因那时康熙帝已大病缠身,命不久矣,诸子之争又到了白热化阶段。故而,看到曾经的学生弘历,邬思道竟没能一下认出来,年幼的弘历和现在已是翩翩少年的弘历,身高相貌上有很大的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