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孤帆远影碧空尽-第2/4页



    这是明朝诗人王廷相的《帝京诗》,此诗气象之大,毫不弱于前一首,着重表现出BJ城的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周文博喜堪舆之术,这首诗里也暗含BJ城风水好。

    高、周二人望着哲荣和施经纬,哲荣清清嗓子,张口便咏来一首:金水河枯禁苑荒,东风吹雨入宫墙。树头槐子干未落,沙际草芽青已黄。北口晚阴犹有雪,蓟门春早渐无霜。城楼隐映山如戟,笳鼓萧萧送夕阳。

    这是明朝诗人刘崧的《早春燕城怀古》这是一首描写BJ早春景色的诗,诗人紧扣风雨草树,描绘出一副清新绚丽的京城早春图,与前面两首气象豪迈的“大诗”不同,此诗胜在轻柔和美,早春时节也正好符合当下。

    高景行等三人在咏古诗词时,施经纬手托着下巴,四处环顾,眉毛微蹙,似是在思索。现在三人都咏完了,该轮到他了,施经纬拍着亭子的木柱,抬起头,大声念道:银桥观山隐约间,金台夕照晚云烟。居庸叠翠三边好,琼岛春阴二月间。太液晴波情不尽,卢沟晓月月栏栅。蓟门烟雨空余树,玉泉垂虹八景全。

    这首诗简练明了,咏的是BJ八景,第一句咏BJ西郊的西山晴雪,第二句咏西南大房山金台夕照,第三句咏居庸叠翠,第四句咏琼岛春阴,第五句咏太液秋风,第六句咏卢沟晓月,第七句咏蓟门烟树,第八句咏玉泉垂虹。这八个景点,有站在此处能看到的,如太液秋风和蓟门烟树,也有众人曾游览过,但在此处看不到的。

    这诗念完,高景行颇为迷惑的望了望周文博,周文博摇头苦笑,表示自己不知是哪位前代的诗人所写。

    哲荣问道:“施兄,此诗是哪位才子所作?”

    施经纬哂笑道:“才子不敢当,这首小诗,是小可自编,赞咏BJ的好诗,被三位兄台抢了先,我记性不好,想不起前代名诗,就将燕京的八个景点,勉强拉来,凑成了一首诗,生拉硬拽,献丑献丑了。”

    周文博郎朗笑道:“经纬,你也太谦虚了吧,这哪里是献丑,我们三人都只能咏别人的诗,你却现场作了一首,已经赢在起点了,就像李兄,其先祖早早的要下了这处宅院,后面的人想再来夺这风水宝地,那就难了。李兄,你不来一首?”

    李元亮抱拳,面带愧色说道:“小可本是武人,不喜读书,为了科举,才不得已捧起书本,奈何天资有限,才疏学浅,哪里能同四位相比?硬要我念诗,犹如赶鸭子上架,那才是真正的献丑呢。”

    众人一阵大笑,太阳西垂,天色暗了下来,李元亮邀请四人在府中用晚饭,四人都以答应家人会回去吃晚饭为由,婉言拒绝了。

    李元亮也不便强留,称日后有机会再聚,归义伯府里传来婴儿的哭声,李元亮结婚很早,现已有两个儿子,长子李侍尧已经八岁,在旗人学堂读书,平时也住学堂,节庆和休学时才回家,次子李奉尧刚生下不久,一岁未满,小儿身体虚弱,因而经常哭啼。施经纬等人都叫李元亮快些回府看看儿子怎么样了,他们自会回家,不用特意相送。

    四人到了松树街,哲荣和三个同伴告别,他家在内城东边,哲荣向东去了,一辆马车开来,被高景行叫住,和车夫谈好车钱后,三上了马车,向南而去。

    施经纬等三人都在外城住,高景行在贾家胡同,周文博在鹅儿胡同,施经纬在草厂胡同,相距不远,可以同路,这样也省了车钱。

    清朝定都BJ后,开始强行将居住在内城中的汉人都被迁至外城,包括在清廷为官的汉人大臣。内城被划分为八个区域,由八旗旗人居住其中。最靠近皇城的是八旗满洲,其次是八旗蒙古,最外层为八旗汉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