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我就是作死,你来打我呀!-第2/2页





    李爱卿,说得有理,哎,若是侯将军在此可能另有一番见解了。

    陛下,别提那个瘦猴子了,我看他分明就是故意在后方拖后腿,那个什么吐谷浑是个神马玩意,他侯君集也敢说久攻不下,苦无战果。

    要是换做俺尉迟恭,保准不出一个月,就把吐谷浑给灭了。

    诶,看来尉迟将军对于候爱卿有很大误解,朕相信他是忠于朕,忠于大唐的。应该是高昌和最近出现的李元昊给了他很大压力。

    可以我那痴弟弟不听我劝告,擅自出击瓦岗军,结果被李密那厮耍的团团转,本来我还想来个一石二鸟之计。没想到还是错估了元霸的反应,本以为他会听我安排,晚一点再出击,身边也能有个人提点,不至于一颗假人头就把他给骗了。

    是呀,赵王殿下那脑瓜真是比俺老程还傻,就跟小孩子似的,可惜了一身天下无敌的武艺。要是他不傻,我们大唐早就横扫天下了,这倒好,每次让他上战场都是坑蒙拐骗的,搞得我们像人口贩子一样。

    李世民心说,要是他不傻,恐怕玄武门,就不止要死李建成和李元吉了,还要再加上一个李元霸。果然,无情最是帝王家呀。

    陛下所言极是,现在李密是看清了我们李唐的尴尬处境,两线作战,没有办法全力出击。

    切,俺尉迟恭又不服了,李密一个贪生怕死之辈,怕他作甚。

    无忌,你怎么看。

    李密之所以现在还不投降,不是因为不想投,而是想要更大的利益。

    什么利益?

    李密想封王。

    嗯,长孙大人,言之有理。

    什么,就他那鸟样也想封王,我看他是想封王八。他以为姓李就能称王了,还真以为他搞得那个什么李氏当王的把戏骗得了世人呀,俺尉迟恭都看出来了。

    现在朕也是头疼不已,诸位爱卿快想想办法,怎么处理当前的局势吧。

    陛下臣以为,必须先稳固后方,将吐谷浑之事彻底解决,才能后顾无忧的对付李密。

    臣也是这样认为的。

    臣也同意房大人的看法。

    那诸卿认为具体应该如何做呢?

    两个字。

    何也?

    换帅。

    哈哈哈,这话俺爱听,早就该把瘦猴子换回来了,换俺尉迟恭去。

    去去去,别瞎捣乱。

    这个,不太好吧,临阵换帅,兵家大忌呀。

    陛下,用兵之道不可拘泥于兵书上那些只言片语,应该不断的推陈出新。

    李卿之言,朕受教了。罢了,换帅就换帅。该换谁去呢?

    秦琼秦叔宝。

    啊,秦二哥?他会同意吗,不是说不动兵戈了吗?连马都送人了。

    诶,我记得他说的是不对李家人动手,这李承枫姓李,李密也姓李,吐谷浑可是不姓李呀。

    对呀,朕也是一时糊涂了,大不了朕说点软话,秦二哥是吃软不吃硬的人,想必会答应的,他还是挺重视我们的结义之情的。

    对嘛,秦二哥就应该出来练练,整天闷在屋子里吟诗作赋,简直是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好,我们再谈谈我这个侄子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也对呀,一开始是那小子来的,没想到扯了半天才绕回来了。

    不建城墙,不建城墙,不建城墙……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比较一下建城墙和不建城墙的优劣,也许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看出点端倪。

    哎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呀。李爱卿不愧是我大唐军神呀,朕的智囊呀。

    李大人,足智多谋,我等佩服。

    陛下、还有各位大人谬赞了,我只是平时喜欢多分析,动脑筋而已。

    好了,你就别谦虚了。快来分析分析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