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蓝闹儿炸的船,跟我有啥关系?-第2/7页



    首先是腾出了一间房屋,作为府内的医馆。

    医馆的话事人,自然就是自己的爱徒,李时珍的祖父李可方。

    李可方也是受宠若惊,他没想到,自己的师傅,来头这么大,竟然是王爷的女婿,这可把他吓得

    李逍让他坐馆行医,府内的人有个头痛脑热的都去找他,另外让他安心研究医道,费用都由李府府上开支。

    李府现在不说有钱,但也称得上小富。

    凝云管府上的账务,现在府里库房的银两足有五十多万两。

    这些钱,就是李府发家的第一桶金!

    李逍眼下筹划的有两桩生意,一是风油精。

    这项生意是李可方来运作,目前已经做出来了,但因为瓶子的问题,李逍并没有着急开始运作。

    打算等待系统出现玻璃工艺的时候,做出装风油精小玻璃瓶,才开始搞这个生意,并不急。

    李逍觉得,若是没有小玻璃瓶,这风油精没有灵魂。

    而且也不便携,普通的陶瓷瓶容易摔坏。

    第二个生意,就是纺织作坊。

    这几日,李逍将这些姑娘还有自己的货物,都搬到自己府上来了。

    因为有六百多个小姑娘现在没事干,天天白吃白喝。

    所以李逍打算先把这个生意给支棱起来。

    物尽其用,安排无业人员上岗

    朱凝云从六百个姑娘之中,挑选了五十个姑娘,当做府内丫鬟。

    凝云的贴身丫鬟张翠翠终于翻身做主人,一跃成为了主母丫鬟,同时也成了丫鬟总管了,管理这些姑娘,教他们如何做事。

    至于剩下的五百五十个姑娘,则是待安排。

    等李逍的纺织机给弄出来后,就可以开工了。

    李逍腾出了一房间,买来了材料。

    系统之中,就有纺织机的设计图纸。

    凭借自己的高级木匠、高级工匠的技巧,完全可以自己敲敲打打做纺织机。

    纺织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新石器时代,纺织机械主要是原始的手工纺织工具,如陶纺锤、石纺锤等。

    夏商周时期,开始出现青铜纺车,但此时的纺车功能比较简单,只能用于纺线、织布的原始阶段。

    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明清两朝,纺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巅峰,种类更加丰富。

    例如明代的“转盘纺车”、清代的“调子泵”等。

    这些纺车的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完善,也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近现代时期,纺织机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

    例如1925年,英国发明家凯伊发明了飞梭,使得纺织机械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而李逍做的这个纺织机,就是添加了飞梭。

    所谓飞梭,是安装在滑槽里带有小轮的梭子,滑槽两端装上弹簧,使梭子可以极快地来回穿行。

    所以飞梭的发明使织布速度变快,它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

    李逍要做的就是这种,接近现代化的纺织机,但不完全是现代化,因为没有蒸汽机,不能进入工业化。

    此时,李逍正在用木狍子,刨木头,打造纺织机用的零件,累得满头大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