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后发先至



  第269章 后发先至

  正当崔澈跟随杨坚返回大兴之际。

  定州,安平县,房玄龄也在为前往关中做着准备。

  房玄龄如今的角色,类似于春秋时期,卿大夫的家宰,在崔澈离家后,事无巨细,独专家政。

  譬如哪些人去大兴,哪些人又留在安平全由房玄龄一人定夺。

  当然,包含裴乐在内,崔澈的家眷都是要去关中的,房玄龄甚至没忘了派遣婢女知会陈月仪与元乐尚,让她们二人收拾行囊。

  至于这三年里陆续投奔的数百名门客,或是留在安平、或是派去乐平,替崔澈经营庄园。

  厢房内,房玄龄与魏徵对坐,叮嘱道:

  “房某明日便将启程,安平诸事,便尽数托付给玄成了。”

  魏徵肃容道:

  “魏徵定不负房兄所托。”

  房玄龄却摇头道:

  “我素来清楚玄成才干,有你在安平主持,燕公定能无忧。

  “但此事并非房某安排,而是燕公授意。

  “燕公对玄成寄予厚望,他让你留在安平,并非忽视冷落,而是希望你在处置庄园大小事宜之余,通读府中藏书,他日必有大用。”

  魏徵当然知道崔澈看重他,毕竟自己一来投奔,崔澈便无私的向他开放家中万卷藏书,过去两年,魏徵在府上白吃白喝,什么活也不干,就只做一件事,那便是读书。

  崔澈甚至还调拨了奴仆、婢女来照顾魏徵的饮食起居。

  魏徵正色道:

  “这正是魏某所希望的,只求将来能为燕公效犬马之劳,以报隆恩。”

  房玄龄于是将要注意的事项一一叮嘱魏徵。

  二人说话间,有奴仆前来打搅,有人自称东阳窦建德,前来投奔,正在门外候见。

  房玄龄听说过窦建德的名字,毕竟府上这么多东阳门客,时不时提起他,都是赞誉有加,房玄龄自然派人前往东阳打听过窦建德的事迹。

  这些年,窦建德的好友们陆续投奔崔澈,成为府上门客,被崔澈锦衣玉食的养在安平。

  唯有窦建德耐得住贫苦,留在东阳当一个小小的里长。

  他家境并不算贫困,奈何为人慷慨好义,但凡哪户人家有了困难,只要传进了窦建德的耳里,别管熟与不熟,他总会主动前去为人雪中送炭。

  好事做得多了,名声也就越发响亮。

  房玄龄对魏徵说道:

  “这是一位真豪杰,我不能怠慢,当为燕公纳之,玄成且稍坐,房某去去就来。”

  魏徵也清楚,人才难得,与房玄龄说道:

  “我自在厢房读书,房兄无需急迫。”

  房玄龄微微颔首,便快步离去,来到府外,见到的是一名肤色略黑,相貌平平的壮汉,被一众东阳门客簇拥着。

  窦建德此前以务农为身,又怎么可能与崔澈、房玄龄等人一般,细皮嫩肉。

  不过房玄龄倒也不会以貌取人,他才一露面,东阳门客们尽数见礼,尊称其为房先生。….

    窦建德也跟随众人称呼,躬身道:

  “东阳乡野之人窦建德,见过房先生。”

  房玄龄双手将他扶起,笑道:

  “窦兄重义之名,房某在安平也是如雷贯耳,又怎能说是乡野之人。”

  说着,又朝东阳门客们道:

  “诸位且先回去吧,崔家庄园并非龙潭虎穴,无需为窦兄担心。”

  众人哄笑,各自散去。

  房玄龄这才与窦建德道:

  “窦兄里面请。”

  二人一前一后来到偏厅,入座之后,房玄龄问道:

  “不知窦兄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窦建德答道:

  “素闻燕公招才纳贤,窦某不自量力,也愿投拜门下,鞍前马后,供燕公驱驰。”

  房玄龄问道:

  “窦兄旧友多在燕公门下效力,为何窦兄今日才来。”

  窦建德坦诚道:

  “两年前,安祖等人投奔燕公,也曾邀请窦某同往。

  “然而彼时燕公正在守孝,纵使前来相投,也只是浪费崔府钱粮。

  “窦某这才留在家中侍奉双亲,扶助乡人,以待燕公出山,再效犬马之劳。”

  房玄龄听得这番话,对窦建德越发重视,他问道:

  “如今燕公不在安平,房某也将往大兴侍奉,窦兄如果愿意的话,可以与房某同行,若是放不下家中亲人,房某自会派人将他们送去大兴安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