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杨家-第2/3页



    未及多想,她们一行还没走到前堂待客的地方,杨大人和杨夫人已经在院外等着她们了。

    “臣妾参见两位公主殿下,”杨家夫妇见到她们过来,连忙上前几步躬身行礼。

    夏柠忙小跑过去扶起他们,嘴上还嗔怪道“杨大人杨夫人快别多礼了,若真论礼数,也该是我们向您二位行礼才是,杨先生是我和昭平姐姐的老师,您和夫人按理说就是我们的师祖了,岂有长辈向晚辈行礼的行数。

    且我弟弟安奴今后还要在杨家附学,恐怕将来麻烦两位的日子还在后边,您二位要是再跟我见礼,我下回可不敢登门了。”

    她说话间言语亲切,语气和善,从杨故安开始论起的师徒之礼更是给足了杨家夫妇面子,这亲近的话一说,又丝毫没有端着公主的架子,这样一来,可不一下就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杨大人开始还对儿子提及的公主弟弟在杨家附学一事有些犹豫,可今日一见公主态度,他心里倒放心不少。

    杨夫人也是一样,她之前虽听人说起过昭宁公主貌美倾城,可今天头一回见面,她还是被眼前女郎的容貌之美震撼到了,原来那些人形容公主的溢美之词丝毫没有夸张,还有后面那个被人牵着的小家伙,那就是公主的弟弟吧,一个小男孩,竟然也能长得精致得不似凡人。

    “公主既这样说,那臣就不多礼了,”杨大人笑着,然后看向被朱斗牵着的安奴,眼睛登时一亮,不由赞了句“好俊的孩子”

    安奴知道这是夸他的,就说了句谢谢大人夸奖,这下可把杨夫人给稀罕坏了,她几步走过去蹲下身子摸摸安奴的小肩膀小手臂,别提有多喜欢了。

    世上怎会有这么好看可爱的小男孩呢。

    因为杨家两位掌家人的态度,安奴附学之事当天就定了下来,杨夫人为了安奴午歇时方便,还专门在她的住处隔壁给安奴安排了间屋子,夏柠自然是对着人家千恩万谢。

    今日来杨家主要是为了安奴的事,所以夏柠对杨家一应人等都很热情,说话间都照顾着人家的情绪,还专门捡着人家爱听的话说,就如杨大人,他身居太史令一职,成日都跟史学打交道,夏柠奉承的话一串接着一串,还专门引了唐太宗的话来赞他著述史书的功绩。

    “我在书中听一大家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杨大人您著述史书,流传后世,让后人可以借历史的兴衰成败为镜鉴,这难道不是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吗”

    夏柠语气诚挚,说话言理有据,此话一出,就惹得杨大人拍案叫好杨故安听了这话也眼前一亮。

    杨繁素来以自己著史为傲,但在朝中,太史令官职虽大,却不掌实权,旁人看他,也不过说他是个修史的,没什么大用处。

    可今日夏柠这番话,却是一下子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对啊,他修史的作用,就是为了能让后人知道前朝发生的事情,从而以史为鉴,以古为鉴,将文化和历史传承下去。

    “公主这话,实在听得人振奋不已,敢问这是哪位大家所言我也想去拜读一二。”

    杨繁眼神灼灼地看着夏柠,俨然快把她当成知己一般了。

    夏柠尴尬了一瞬,她就是突然想到了这句话,然后随口一夸,没想到杨大人反应这么大。

    “这话是一位叫李世民的先生所说,至于那书,我回去帮您找找看。”

    当然,书肯定是没有的,如今只能先应付过去。

    之后杨大人对她的态度显然更和善亲近了,杨夫人也是一样,没一会儿,她已经哄着把安奴抱在了怀里,还喂他吃鲜花饼,临走的时候,杨家夫妇一直将她们送到门口,知道安奴和朱斗回去没有马车,杨夫人还特意叫杨府的马车送他们一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