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如花-第2/3页



    “奶娘,我饿了。”被念得有点头疼,李如安抛出杀手锏。

    “哎呀,看我,菜都凉了,快,紫烟倒些热水给小姐净手!可别饿坏了,帕子!”雪姑最听不得小姐软软的撒娇声,瞬间把什么事都抛诸脑后,深怕饿坏了她的心肝。

    李如安微笑看着忙活的雪姑,心底有流淌的暖意,雪姑姓蒋,自小就在高晴身边侍候,高晴成亲也带着她,把她指给了一位得力管事,两人差不多同时期怀孕生产,雪姑奶水足,两个婴儿吃都足够,但可惜雪姑的女儿半月后便夭折了,她便把所有的爱转移到李如安身上,后来丈夫和高晴接连病逝,只剩两人在相府里相依为命。

    亲卫都在外面棚子用饭,里屋一边,严墨扒了口饭,瞧了一眼心情甚好的萧桓。

    “太后娘娘那边你怎么应付?”

    “食不言寝不语。”萧桓瞟了他一眼,咽下口里的饭才出声。

    “跟我还讲什么规矩,回京后小如花的身份你迟早会知道的,你要是有心思便要早做打算,李元那个人,利欲熏心,以你现在的军功,他肯定死扒着这桩婚事不放。”

    萧桓放下筷子,喝了口茶,“李元这些年和右相韩棕斗得如火如荼,私下做了多少阴德之事,此人重利且毫无底线,不是值得相交之人。”

    “这婚事是你北征前口头定下的而已,这么多年过去了,左相夫人也已经病逝,只要太后娘娘不提,谁也不会也不敢提起,但太后娘娘偏偏提了,还亲自派了人去相府,现在好了,李元高兴得恨不得敲锣打鼓昭告天下他李家女儿要和你联亲,上门巴结的人一堆堆上赶着,你说,太后娘娘是不知道这人的秉性吗,不该啊!”

    “母后不是不知,是因为与左相夫人和高家老夫人的情谊,她才会履行此事。”

    “也有你的原因吧,这些年你一直在北境,太后娘娘寝食不安,见到我就问你的事,说你这把年纪身边也没个贴心人,如今你好不容易要回来,她便先斩后奏,怕你又跑了。”严墨又想起自家母亲的逼婚手段,不由头疼。

    “这些年母后确实是过于操心费神了,不过,无论如何,这桩婚事一定要退。”萧桓放下茶杯,语气不容置喙。

    白日出了一天的太阳,入夜后开始融雪,气温比前些天降了不止几个度。

    门口和破洞被堵得严实,案台后,穿着棉袄披着毛毯,几人挤在两层被褥上,靠着火堆,倒不觉得冷。

    雪姑绣着帕子,紫烟和阿兰嘀咕说着话,李如安垂眼翻看着医书,气氛宁静,刘氏小心翼翼摸着身上的棉袄,她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衣裳,犹豫再三,起身朝李如安跪下。

    “刘嫂,你这是干什么?”雪姑停下绣活,讶异问道。

    “恩人心善,这一路发生这么多事都没落下我们母女,吃食穿衣都是贫妇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大恩大德贫妇无以为报。”刘氏边说边磕了个头。

    “出门在外,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刘嫂,地上凉,你先起来吧。”雪姑见小姐眼神示意,伸手要扶起刘氏。

    “贫妇厚着脸皮求恩人一件事,回京后能不能让阿兰到恩人身边伺候。”刘氏坚持跪着,神情惭愧,又磕了个头。

    “你是去投靠你丈夫的,他在矿场做工,好不容易一家三口相聚,你舍得让女儿去做下人?”雪姑瞧了眼小姐,低声问道。

    “不瞒恩人,阿兰她爹年初在矿场摔断了腿,伤好后就瘸了,干不了重活,管事的就把他撵走了,他现在就是在码头做人墩子的活,赚的几个银钱还都给捎回家了,天天宿在码头的桥底下,身体也不好,这都是邻居儿子回去说了贫妇才知道的,后来村里闹虫灾,所以贫妇才干脆上京都找他,想着也能照顾他一二。”人墩子,就是给人当踩脚上下马车的,刘氏面有戚色,语气哽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