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云游远走-第2/2页



    碧云道长紧握拳头,高大的身躯如玉树临风,英气凛凛。时隔多年之后,该来的似乎终于来了。他毫不惧怕眼前的对手,他只是遗憾,遗憾好时光稍纵即逝,今日即使能全身而退,恐怕又要浪迹天涯了。

    黑衣人一言不发,定定地立着。沉闷间,他忽然出手,一记“泰山压顶“,向碧云道长脑门袭去。

    碧云道长飘然一退,避开黑衣人的来袭。他希望黑衣人只是一般的小贼,这样就可以继续栽培心武了。但黑衣人一言不发就突施杀手,显然别有来意。

    黑衣人见一袭不成,冲身上前,又是一招“枯树盘根“横腿扫向碧云道长的腰际。碧云道长纵身一跃,又没有还手。

    岂料黑衣人招招杀手绝技,不停向碧云道长身上要害招呼,恨不得将道长毁于一旦。碧云道长左腾右挪,渐生怒意,心想:

    “此人用心歹毒,尽施毒手,定然是那种人。我若不用绝技恐怕难以制服他,若他突然转攻心武岂不......。“

    一念及此,碧云道长凝神归元,以一记漂亮的撩阴掌将黑衣人击伤。但见来者口吐鲜血,无心恋战,“忽“地跳入山林之中,悄然远遁而去。

    心武关切地上前扶住碧云道长,问:“师父,您没事吧?“

    碧云道长摇了摇头,凄然道;

    “来人武功尚浅,伤不到为师半根毫毛。只是......只是我们师徒缘尽于今日了。“

    心武如五雷轰顶,不敢置信:

    “什么?师父,您说什么?“

    碧云道长挥手让心武坐下,神情凝重地说道:

    “为师本姓于,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属下的一员将领。

    1864年7月,曾国基攻陷天京,忠王领着我们一批属下由缺口冲出重围,不幸被冲散,忠王被俘就义,我则隐身山林,遁入空门,决心不再染指红尘,在赣鄂湘一带漂零了十几年,直至遇上了你。“

    心武此时已是抽噎不止。

    “收你为徒后,我极其赏识你学武的秉赋以及对诗文的修习。这些方面为师的和你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我本以为这么多年之后,清廷应该忘记了我,我可以把全身所学传授于你,让你不但保护乡亲赶圩不再担心受怕,而且还可光大我中华武技。哪里知道,清廷居然对我这种人害怕到这种地步,搜索至今,报到了这里。今天有一人来,明天就会有十人百人,我再留下怕会连累周围乡邻,纵然不愿,也只好离开了。“

    心武才一个十三岁的小孩,三年来与碧云道长朝夕相处,信同爷孙,如今要分手,岂能不方寸大乱,惨不忍别?

    心武哭诉道:

    “师父,我才学了个皮毛您就要走了,丢下我一个人怎么办啊?您这一走,我以后再怎么找您以报答授艺之恩啊?“

    碧云道长强忍热泪,长叹道:

    “世上高人甚多,有缘自能遇到,再说,你三年的勤学苦练已打下了扎实的武学基础,只要你继续磨砺,终会有所大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为国为民谋求福祉,这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个人恩怨,悲欢离合,如这天上云卷云舒,如这月亮阴晴圆缺,你我不可能不在意,也不必太在意了。“

    说罢,碧云道长立起身来,仰天长啸,如疾风过林,引起沉郁回响。

    一切尽在长啸之中。

    啸音渐弱渐远,碧云道长在林中的身影慢慢飘然而逝。心武第一次尝到了珍爱之人无奈别去的离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