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晋商和徽商-第2/2页





    所以马家也是胡光墉竖立起来的典型,以德报德的典型,这些事情,在座的人都知道,特别这刘炳德,最是清楚,胡光墉那时候根基不稳,不宜太过于折损刘家,只是不轻不重的罚没了一点盐引,后来入主中枢,就把这扬州一隅的人都忘了,些许小事不觉得太过于挂心,刘炳德微微一笑,“乔掌柜在北边发财,何须来南边蹚浑水呢?如今扬州的局势,乱的很,大家伙在这里还没想出什么章程,若是乔掌柜不嫌弃,那么等薛大人把这里的章程办好了,再请您过来,看看,要不要掺一份子,如何?”

    乔致越头摇的如同拨浪鼓一般,“刘老就别把我当做三岁小孩子唬了,等到各位大财主把事儿章程定下来了,怎么还有我们这些山西人办盐引的份呢?”

    “原本就没有你的份儿!”有人喊道,“你们懂什么盐业!”

    “可不能这么说,”乔致越微微一笑,“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山西的池盐也是极好的,”他朝着薛蟠微微欠身,“只要提督大人一声令下,把盐引派给我们,多少的盐引,我们就发到那里去,不怕是关外还是塞上。”

    “好大的口气!我且告诉你,这是扬州,不是关外也不是塞上!”

    “就是!到了长江边,到了扬州城,就应该听我们的规矩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