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银行与逾越-第2/2页





    李二阴阴的笑道:“怀斌啊,你有大把的时间弄死他们,你有什么遗憾的?我支持你征服任何国家,我们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努力吧小子,我明天就下旨,以后再没有逾越这个词和这项罪名。”

    李二对所谓的日出之国也是有心理芥蒂的,绰尔小国在大隋面前都如此嚣张,对大唐也不恭敬。去年间谍事件,倭国还没有上表谢罪呢。李二想了一会儿后下旨:不得与倭人交易,不得让倭人上岸。凡上岸的倭人以奸细处理,与倭人交易者与叛国同罪。吴怀斌没有想到李二会这样果决,心里也没有什么感想。

    吴怀斌想起,不能再用铜钱了,那东西太重,而面值又太小了。吴怀斌想过金.银.铜三级货币,却因为3种物品都是中国缺少的金属,现在就稀缺,未来肯定是不会缺的。用纸币?那就用纸币吧,至于怎么推广,别人抵不抵制,走一步看一步吧。于是向李二要了两张李二的最喜欢的画像,李二很奇怪,却没有问。

    事情多,一样一样做,孩子有九娘管着,好吧,还有女皇在管,也不知道是天注定的,李治遇上武媚娘,就由着武媚娘欺负,而且是心甘情愿的那种。吴怀斌好多次看见武媚娘指挥李治做这做那,李治居然没有一点反抗的意思,明明武媚娘在刁难也一声不吭的执行,脸上还挂着献媚的脸色。

    李贞不掺和他们两人的事情,自己专心的学着各种知识。吴怀斌没有事情的时候,就把脑子里想到的东西写在本子上,李贞在看的就是这个,虽然不懂,但看看也是好的。吴怀斌很喜欢李贞,经常带他去一些研究的地方看看,经常问他喜欢什么?李贞总是摇头,吴怀斌就由着他去。

    李妍儿带着素水和孩子回乡入籍,船到佛堂,义乌县令和乡绅早早的等在码头,义乌县令已经换人了。现在的义乌就是升官的好地方,税是别的地方好几倍,读书的人多,乡邻和睦,来这里不想升官都难。现在那个大人物的老婆孩子回乡入籍,祭祖能不巴结?

    李妍儿和吴怀斌差不多的性子,不喜欢这种带功利性的东西。这种事情能避就避,避不了硬着头皮上,于是使了一个蹲礼,说了句劳累了,就自行上马车,素水倒是县令乡绅门说了几句。对于李妍儿的做派,义乌县令和乡绅认为理所当然的,谁叫她是那个人的妻子呢?

    回到白塔塘,李妍儿把一车一车礼物封给村里人,当然还有那些留在义乌的那些军人。吴怀斌没有忘记他们,但能在义乌好好的生活,也就没有要求他们去长安。吴怀斌对这些人都有愧疚的,没有让这些人过上好日子,当然是吴怀斌认为的好日子,所以这次被的礼物里份量相当重的。

    那些老兵接都收的到礼物,哭的嗷呜嗷呜的,从来没有人这样重视他们这群人,以为伤残就没有人理他们,谁知道有工资发,有事情做,有饭吃,有几个伤残的还找了媳妇有了孩子。李妍儿看到老军们哭的这样,只能好言语相劝,他们安心的生活在这儿,国公爷会给他们养老送终。

    拜祭祖宗,入籍,场面比吴怀斌入籍的时候大多了,当然,也就更累。如果吴怀斌看见李妍儿累成这样,不知道心疼成什么样。李妍儿在想那个没有良心的,怎么娶了一个公主,而且是妈妈级的,这怎么相处啊?按年龄得叫她姐姐呢?按名分得要叫她妹妹?按品级得要叫她还是叫公主?全乱了,一团乱麻。不过义成公主,是救下隋炀帝那个?好吧,夫君肯定又被人算计了,否则怎么会娶回这样一个女人?

    年是一定要在乡里过的,李妍儿也不无聊,四处看看,回忆和吴怀斌呆在义乌的日子,很快乐,但快乐的时光总是太短暂,这不一晃快3年了。吴怀斌以后会越来越忙,这无可避免的,现在大唐的改革越来越深,农民们的生活也好了许多。这李妍儿都看在眼里,李妍儿爱死那个人了。好想他,不知道他想我么?李妍儿住在他们结婚的小楼里,默默的那个男人。

    吴怀斌把印好的纸币给李二过目,一面是李二的头像,一面是太极宫的简笔画。李二看过后,很受用,这比年号铸在铜钱上好多了,特别这头像,啧啧,太传神了。一分?两分?五分?一角,两角,五角,一元,两元,五元,十元,这是那个世界钱币?这元是什么概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