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道衍的提议-第2/2页



    “你到底什么意思?莫不是给炽儿当说客的?”

    朱棣目光锐利地盯着道衍。

    在朱棣的认知里,道衍确实是偏向朱高炽一方的。

    不管怎么说,靖难之役的时候,道衍都跟朱高炽在北平共事了四年。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二十出头的朱高炽有两个老师,一个是教导他如何守城,以及防御山西、辽东方向南军的老将军顾成;另一个则是教导他如何处理政务,如何给大军筹集辎重粮草、调度辅兵民夫的道衍。

    而且,仅仅两个月前,道衍还因为朱棣不让朱高炽去听课,从而会造成两个皇子之间的差距,跟朱棣大吵了一架。

    所以说,朱棣理所当然地认为,正是因为如今朝野间议论纷纷,都在讨论靖难勋贵集体鼓噪立二皇子朱高煦为储君的事情,朱高炽得知了消息,才会求道衍来帮忙。

    要不然怎么解释道衍提出重用平安和盛庸,来制衡如今日渐膨胀跋扈的靖难勋贵集团?

    这个提议,肯定是对朱高炽有利的。

    因为靖难勋贵集团,除了老将军顾成和小字辈的张辅,其他人压根不站在朱高炽这边。

    道衍神情悠然,淡定自若地放下了手中的敕谕。

    “非是如此,臣与陛下相交多年,陛下还不明白吗?臣怎么会因为立场而掺和陛下的家事呢?臣只是为陛下定策罢了。”

    “陛下应该早就猜测出,靖难勋贵此次的目的吧?鼓噪是假,表达他们对江南文臣的反对和蔑视,才是真的。”

    道衍的话,朱棣知道,句句属实。

    事实上,立储这种事,朱棣能跟人商量的,也只有事事皆可谈的道衍罢了。

    帝王的孤寂,莫过于此。

    而朱棣的幸运则在于,他还有道衍这个朋友。

    当然了,朱棣的不幸则在于道衍其实还藏了其他想法。

    朱棣脸色微变,他死死地看住道衍,半晌之后才嗤笑一声。

    “朕早就料到如此,可这些跟着朕出生入死的老伙计,包括你在内,如果不是谋逆之事,朕怎么可能会真的会对你们做什么?”

    “说说吧,道衍大师。”朱棣以手扶额,“对于此次争端,伱有什么计策。”

    “臣的计策也很简单。”

    道衍没有自称“老衲”,显然是以很正式的身份来与朱棣做君臣奏对。

    “无非就是那几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