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朝贡体系?三环外交!-第2/2页



    而这些想法,不仅仅与是否能改变朱高煦的命运相关,也与姜星火未来要做的事情相关。

    那便是,正如同古往今来所有变革一般。

    改造大明,也是需要一块试验田的。

    想要做到在这块试验田中,把发展生产力的种子种下生根发芽,把思想启蒙的幼苗栽培成参天大树,非得有足够的权力支持不可。

    在姜星火的内心中,有一个堪称疯狂的想法。

    他需要一块足够大的土地,最好能有数十万的人口,以及满足第一次工业革命所需的基础资源。

    姜星火,想做一个人类历史从未有过的伟大实验。

    这个实验的题目便是,

    ——资产主义的萌芽是否像学者们所说,不可能在华夏制度里破土而出?

    亦或是说,姜星火是否能做到,催生新的生产力倒逼生产关系革新,启蒙新思想传播并与旧思想对抗?

    如果在试验田中能够成功,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为惊人的实验,将彻底改变大明的国运与华夏民族未来的命运!

    “以一座城为实验室,数十万人为实验对象,来验证这个具有争议性的社会学命题,继而推动大明的举国改造.仅仅是想到自己要对这数十万人的命运负责,就让人觉得肩头的担子如山岳一般沉重啊。”

    “不过,这恐怕也是唯一的办法了。”

    姜星火的心里,默默地想道。

    但无论如何,当姜星火意识到,自己真的有可能借助朱高煦的封地亦或是与永乐大帝的交易来获得一块试验田,用来完成这个堪称伟大的实验时。

    姜星火的心头,涌起了从未有过的情绪。

    这种情绪,就仿佛是他前世看过的那种外星人饲养整个人类,而幕后黑手就隐藏在芸芸众生之中的大恐怖。

    从本心上讲,虽然是穿越者,但姜星火不是那种视万物为刍狗的狗屁圣人心态,姜星火是吃过七世苦的苦命人。

    所以,姜星火对于他必须要做的事情,以及这件事情所同样必须担负的使命和责任,不由地感到本能的畏惧。

    可随后,便是期待。

    不出去寻一块试验田踏踏实实做事,继而改造大明,难道要老死在诏狱里,讲一辈子课不成?

    道理就这么多,讲多了难道就不惹人厌烦吗?

    朱高煦现在图个新鲜愿意掏银子,以后耳朵听起茧子了,还愿意掏银子吗?

    赖着一套老本啃到死,这不是姜星火的做事风格。

    “实践是检验道理的唯一尺度”,说了这么多道理,难道要像常公一般,讲一辈子空话不做一件实事吗?

    一连串的内心反问下来,姜星火就明白,出狱这件事,是不可避免的。

    而出狱,同样意味着他会失去很多东西,譬如无法再安逸的讲课赚钱,譬如他会告别很多不会跟他一起出去见识外面世界的狱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