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陆权论-第2/3页



    隔壁密室。

    礼部尚书李至刚扭捏不安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

    他的身前,是大明帝国的高层决策者们,皇帝、大皇子、黑衣宰相.

    当然,李至刚的压力其实并不完全来自于这些人,准确地说,这些人带给他的压力,远远没有“诏狱”这个词或者说诏狱这个熟悉的环境带给他的压力大。

    原因也简单,李至刚过去的人生经历,就证明了他确实是一个可刑可拷有判头的履刑者。

    李至刚是个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永乐时代最有意思的人。

    他“多牢多得”的一生如果不简单介绍一二,实在是太过可惜。

    李至刚是松江华亭人,平心而论,人品实在低劣,溜须拍马、贪赃枉法样样精通,与“至刚”二字截然相反。

    洪武大帝朱元璋时代,李至刚曾任太子朱标的幕僚,因此被朱标举荐被授予礼部郎中的职务。

    然后李至刚就因犯罪被关入诏狱,随后贬职戍边,不久后第一次发动钞能力,多番活动后被召回任工部郎中,并升为河南右参议,这是李至刚的第一次诏狱之旅。

    建文帝朱允炆时代,李至刚任湖广左参议,然后.再次因为犯罪被关入诏狱,这是李至刚的第二次诏狱之旅。

    后来燕军南下,铁骑渡江。

    姜星火被抓了进来,李至刚则被放了出来。

    原因也很简单,李至刚第二次发动了钞能力,给朱棣身边的近臣们塞了钱,大家都称赞李至刚有才干,朱棣于是任命他为右通政,不久后因为朝堂大清洗的原因,让他当了礼部尚书,这次还让他挂名参与修撰《太祖实录》。

    在姜星火的前世,其实李至刚还有第三次、第四次诏狱之旅。

    如果历史线没有发生扰动,在后年,也就是永乐二年,朱棣册立朱高炽为皇太子,李至刚就将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兼任左春坊大学士,在东宫讲筵当值,与解缙先后去讲。

    然后因为与解缙的斗争问题,李至刚将完成他的第三次诏狱之旅。

    此后不久,第三次发动钞能力的李至刚就将回到他仕途的起点,礼部郎中。

    嗯,折腾了几十年,回到原点,李至刚很愤怒,他也非常有理由恨解缙,于是暗语中伤了解缙,解缙也被如他所愿扔进了诏狱。

    结果,解缙的供词牵连到李至刚,李至刚被判十余年,这是他的第四次诏狱之旅。

    这次李至刚的钞能力失效了,直到朱高炽继位的洪熙元年才被放出来任知府,此时李志刚已经七十岁了,而他的知府只当了一年,第二年朱瞻基继位的宣德元年,就死在了任上,结束了“多牢多得”的一生。

    所以就如同姜星火有点电梯幽闭症一样,此时仅仅二进宫的李至刚李尚书,也已经有点“诏狱恐惧症”了。

    汗水,从李至刚的额头缓缓渗出,滴落在地上,他用手轻轻擦拭着自己满是冷汗的面孔,努力保持镇定。

    虽然汗水甚至迷得他眼睛有些看不见,但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在万丈深渊里,无数张狰狞的恶鬼面孔对着他咆哮,让他毛骨悚然。

    “李尚书?”

    皇帝的声音像是从极远的地方飘来。

    “陛下,臣,臣有些身体不适。”李至刚颤声道。

    在皇帝的示意下,两名小吏郭琎和柴车,拿出自己的手帕,一左一右地给李至刚抹了抹汗,他整个人都跟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