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气温对华夏历史的惊人影响-第2/3页



    “这便是小冰河期潜移默化的作用了。”

    姜星火从容说道:“而这节课要说的,就是‘气温对华夏历史的惊人影响’,也只有讲清楚了这一点,你们才能明白,我所提出的应对方案,究竟有何意义。”

    闻言,隔壁密室的朱高炽的小眼睛里,顿时眼神明亮了起来。

    被姜星火带着绕了一圈,此时朱高炽才反应过来,一开始要讲的,是如何大规模使用另一种化肥,以及怎么才能凭空增加人口上限。

    而听完姜星火对于小冰河期的描述,朱高炽也明白了,姜星火所提出的这些东西的重要意义。

    那就是能避免,大明挺不过未来的小冰河期最后导致的亡国!

    毕竟,小冰河期虽然听起来极为吓人。

    可从根本上来说,小冰河期对国家造成的影响,其实主要集中在天灾导致的农业减产方面。

    而姜星火的应对办法,就可以实现农业增产。

    如此一来,如果在理想状态下一增一减维持住了平衡,那么大明的粮食产量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然而,姜先生之前说了,化肥能让农作物的亩产量翻倍,而他还有一个能凭空增加供养人口上限三成的办法。

    也就意味着,大明的粮食产量,将变成之前的一倍多。

    这或许就足以抵消小冰河期,对大明的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了。

    而如果大明的粮食总产量能稳定住,小冰河期,或许没有那么可怕。

    朱高炽想清楚了这些,终于放下心来,他喘了一口气想到作为“老祖宗”,为后世的大明操心,可真是让人心累啊。

    当然朱高炽下意识地忽略了一点.粮食产量增加,也会让人口相应增加。

    这一点倒不是朱高炽想不到,作为资深政务专家,只需要给他一点时间,他就能想明白,只是姜星火开始继续讲课了,所以他的思路直接被带跑偏了。

    “气候由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组成,而这两个要素中,气温对降水造成的影响非常巨大,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因为降水的本质来源于气温的变化,是气温的降低促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凝致雨。这来源于空气容纳的水汽数量与气温有关,气温越高,天空的空气和云所容纳的水汽就越多虽然天空中的空气和云并不常常是完全饱和的状态,但是天空的空气和云实际水汽含量确实与气温呈明显的正向关系。”

    “这种正向关系也传导到了地表实际降水量和气温的关系上,同样的大气降温幅度,气温高的大气区域,降水量往往就多,最终地表实际的降水量与气温呈明显的正向关系。”

    简单给他们讲了讲地理学原理,姜星火浅尝辄止。

    旋即姜星火缓缓说道:“气温之所以会对华夏历史造成惊人的影响,便是因为气温直接决定了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的位置.这条线,就是满足耕地最基础需求降雨量的一条无形的线。”

    “在接下来的课程里,我会称之为‘农耕-游牧降水分界线’。”

    “那么你们想想,为什么我会说,一条只能模糊画出的降水量线,会成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呢?”

    “哦?”

    两人同时皱起了眉头,他们倒是知道历史上诸如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都是生活在北方,可为什么生活在北方,也只是觉得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从来都没有深思过。

    如今仔细想一想,答案却是昭然若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