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捆绑-第2/3页



不过这样说也不准确,感觉还是有的,那就是这时候他们都觉得,哦,好像总裁变法事务衙门这一年好像也没少干事情。

这就是普通的工作报告的意义所在了,别管干了多少,先让人觉得干了很多,更何况,确实很多时候也没少干事情。

至于总裁变法事务衙门,这么大一个部门,有些事情并不是姜星火直接经手的,甚至很少出现在他的嘴里,但干了就是干了,没干就是没干,这个做不得假。

作为主官,姜星火要做的并不是事无巨细,而是年初做好规划,让下面各部门去落实,年终再进行回顾和总结。

前世的时候,姜星火看《是,首相》,他其实不太理解那句话,为什么“一个部门存在的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让它显得很重要”,现在他基本理解了。

不管如何,今天也算是他事实上秉政的第一天。

新官上任都有三把火呢,今天不给这群八股时代的老匹夫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公文水平,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而姜星火此时的停顿,则给了诸位高官们讨论的机会。

很显然,今天这种全新的会议方式,非常出乎他们的意料。

坐在最角落里当书记员的三杨,这时候也忍不住窃窃私语了几句。

如果说一开始的农业方面的汇报,还仅仅是让他们见识了变法成果的冰山一角,那么工业方面的汇报,对于他们这些平日里接受信息源相当广泛的消息灵通人士来说,就足够震撼了。

老头子们可以听不懂,但他们一定能听得懂,也能明白,姜星火说的这些话,并不是徒有其表,而是真的扎扎实实地代表着他所做出的成绩。

而这些高官们,见到了几个五军都督府勋贵代表们耐人寻味的反应后,也逐渐都回过味来。

农业方面对于勋贵武臣来说,或许意义不大,毕竟虽然他们家里也有田,但勋贵武臣手里的田产,对于事实上以土地为主要财富来源和传承维系根基的士绅阶层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发展农业,对于士绅阶层实际上的好处是更多的。

但工业则截然不同。

工业对于勋贵武臣阶层来说,有着足以形成类似于农业对于文官士绅阶层的意义。

这些老狐狸们,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原因也很简单,如果说农业的主要价值在于产出物品能够果腹并且能够换取经济利益的话,那么工业则是另有优劣。

工业的劣势在于工业品只能通过贸易换取的方式来获得粮食,光有工业品是填不饱肚子的,而工业的优势则在于工业品的产量和能获得的经济利益,是远远超出农田所能提供的毕竟农业受到自然、地理等条件的限制,而工业则几乎可以摆脱这种限制,能限制工业品产量的只有原材料和人力、机器,而这些东西在大规模生产面前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除此以外,与工业生产紧密相连的还有工业品海外倾销,也就是必不可免的海外战争,这些不仅能给勋贵武臣阶层带来战功,还能带来最重要的练兵场。

为什么勋贵武臣在明初这么牛,过了三代就开始费拉不堪?究其根源,还不是因为国家只要承平日久,兵马将领就打不了仗了。

而华夏古代战争,如果是本土作战,就注定会对经济民生造成重创,而如果是陆地出塞作战,则往往是靡费巨大劳而无功。

这种悖论就会导致国家不愿意打仗,毕竟打仗也是要算经济账的,不单单是看皇帝的意图和某些其他目标。

但海外开拓战争,则基本没有这个问题。

海外战争所需补给远远小于陆地,不需要十几万民夫一路人吃马嚼的运输,而且很多东西都可以到有海港的地方获取,只需要有钱就行了嗯,没钱也行,有火铳和大炮也是一样的。

跟塞北草原没法长久占领不同,海外的据点都是可以殖民占领的,而且海外的商品价值和种类丰富程度,也远远超过陆地邻国。

至于工业发展的另一方面,也就是重工业以及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那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地就能起到提高武备水准的效果。

因此,回过味来的老狐狸们几乎就是这么几下子的工夫,就揣摩明白了,姜星火为什么秉政的第一天,就要念这份准备好的报告,又为什么把所谓的工业,排到了天大地大吃饭最大的农业的后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