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光学-第2/7页



    来到了广场最中心的位置,这里被锦衣卫们隔出了一片空地,专供实验使用,不让闲杂人等靠近。

    ‘光之人,煦若射’是一句很形象的比喻,是说照射在人身上的光线,就像射箭一样,而后面的意思则是照射在人上部的光线,则成像于下部;而照射在人下部的光线,则成像于上部,所以直立的人通过针孔成像,投影便成为倒立的。

    “这也是无奈之事!”

    见这位个头很高,肤色很黑的读书人说话,众人纷纷望来,而其中就有眼尖的国子监监生,直接认出了二人的身份。

    原因无他,光到处都有,这玩意自己拿个镜子就能把各种实验接近百分百还原,所需条件约等于无。

    而在此时酒楼内吃早点的客人,听到声音后纷纷停止用餐,将目光投射了过来,眼睛里满是好奇和期待。

    “这”

    曹端点了点头,只道:“日新月异这个词好,确实有这种感觉,莫说是我离开家乡南下来到京师,风土人情都大不一样,就是在京师住了这小半年,真是一个月一个样子,每天都在有新的变化。”

    当市面上的商业产品丰富了,文化产品也一定会随之丰富,这是客观规律,谁都阻止不了。

    “国师抽空在科学厅亲自授课的时候,拿了一根蜡烛,一个木板,一面玻璃,你猜怎么着?”

    听了这话,观众的心里马上就舒坦了。

    至于用来科学研究的显微镜,以及观测远方的望远镜,目前还没有面向市场,而是主要集中在高层和军队手里。

    嗯,怎么说呢?可以说市民阶层开始逐渐崛起,而随之而来的,就是资产阶层思潮的萌芽化。

    如今来的,就是天文科的人。

    很快曹端扔了33次绣球,第一轮奖品就抽完了。

    “感谢诸位今日前来,先抽个奖吧,抽33个棱镜。”

    “这小家伙,还挺逗趣。”

    旁边有同伴听见他的话,笑骂道:“你知道前两天,这国子监里发生了什么事吗?”

    这倒是真的,别的不说,光是安南的战局,那就是几天一更新,还带地图演示的那种,虽然有点延迟吧,但大明国内的百姓显然是不介意的。

    之所以说“相对”,是因为姜星火所直接管理的大明银行,一方面一直在通过各项国债来回笼市面上过于泛滥的宝钞,使宝钞的币值重新坚挺起来;另一方面,对于铜钱辅币的发行,则开始逐步加大放水的力度,试图把更多的铜钱投入市场,来活跃经济。

    当实现币值与实际购买力匹配的时候,其实现在1文钱跟过去1文钱的购买力已经完全不同了,可能会相当于0.5文或者0.4文甚至0.1文.管他的呢,反正宝钞和铜钱的购买力能匹配上就行。

    而学术界内部都出现了混乱,作为官学的程朱理学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民间的思潮自然就很难受到管控了,更何况朝廷也不想管。

    ——————

    “而第一步,便是给大家解释彩虹的七色光与普通白光之间的关系。”

    至于玻璃棱镜是做什么的,《明报》上面没说,但想来或许跟彩虹能扯上点关系。

    “这到底是干嘛的?难道还真能弄出个彩虹来吗?”

    曹端抬手压了压人们的呼声,开口说道:“《墨经》中就曾记载,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