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红日【万字求月票!】-第2/9页



    无论是从历史经验还是现实庙堂,哪个角度来考量,王景的想法都是有道理的。

    至于手段?

    最复杂的庙堂问题,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斗争手段。

    当一切纷繁复杂的表象被撕开后,一位历经三朝的资历侍郎,抬着棺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在孝陵当着太祖高皇帝的在天之灵,痛斥皇帝,请求诛杀奸佞,这就是威力最大的杀伤手段。

    觉得粗暴吗?不,在场没有人觉得粗暴。

    甚至姜星火都能从他前世看到的《明史》中找出好几起同样的经典案例。

    嘉靖三十二年正月十八日,杨继盛在斋戒三日后上《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其“五奸十大罪”。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一日,海瑞从棺材铺里买好了棺材,并且将自己的家人托付给了朋友,然后向明仙宗呈上《治安疏》,批评仙宗迷信道术,生活奢侈,弃天下于不顾等弊处。

    天启四年六月一日,杨涟将写好的奏疏藏在怀里,准备趁早朝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面奏明匠宗,不巧当日免朝,杨涟担忧再拖一天机密泄露,只好交会极门转呈,在奏疏中列举了魏忠贤的二十四条罪状,揭露他迫害先帝旧臣、干预朝政,逼死后宫贤妃,操纵东厂滥施淫威等罪行,请求匠宗“大奋雷霆,集文武勋戚,敕刑部严讯,以正国法”。

    这三个人里,只不过海瑞成功了,杨继盛和杨涟失败了,而海瑞和杨继盛面对的甚至是同一个人失败的后果当然很严重,但成功的硕果也足以让人垂涎,这里不是说海瑞和王景是出于同样的心理,也不是说海瑞买棺死谏是为了求名求利,而是说不论出发点是什么,结果一旦成功,都注定是名留青史,而且只要对手墙倒众人推,就马上能获得丰厚的庙堂回报。

    当然了,千万不要以为死谏皇帝比死谏权臣要容易,事实上明代的皇帝脾气普遍不好,常规处理手段就是“廷杖+流放”套餐,非常规的就是直接砍脑袋。

    但是今天,王景不可能会被砍脑袋。

    事实上,姜星火非常佩服王景,佩服的不是这套“简陋”的手段,而是他权衡利弊后选择的时机。

    做事情权衡利弊无非就是考虑两点。

    第一,回报有多大。

    第二,自身风险几何。

    那么今天的规矩是什么?    ——“禁止见血”。

    王景掐准了皇帝不敢当着太祖高皇帝在天之灵的面上杀人,所以他将自己放在了一个绝对安全的位置。

    所以,王景干的这是一件虽然风险与回报并存,但最大的风险已经消弭的事情,而且王景厉害就厉害在,掐的时机恰到好处,把自身的风险降到了最低点。

    要是他敢在祭祀太祖高皇帝的时候来这套,马上就会被以破坏典礼的名义扭送出去,而眼下是在祭祀典礼之前,文武百官又恰好齐全。

    难道皇帝不让侍郎抬棺死谏吗?    难道朝中有奸臣不可以弹劾吗?    你说姜星火不是奸臣,王莽恭谦未篡时啊陛下!

    要我看,这姜星火就是包藏祸心的绝世奸臣!    现场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姜星火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面对王景的指责,姜星火既无法证明自己不是奸臣,也无法证明自己的新法就一定比太祖旧法要好,因为能证明结果的只有未来。

    而姜星火自己现在都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了,更遑论证明给其他人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