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海的那边有玉米【求月票!】-第2/3页



    但这些西方诸国,再怎么说,也是大明认知范围内的。

    至于姜星火的地球仪上,突兀地出现的两块大陆,则是根本就认知不到的事情,所以诧异自然是在所难免的。

    “当然了。”

    姜星火的笑容,仿佛是一个等待着大鱼上钩的钓鱼佬。

    姜星火指着非洲大陆说道:“麦加左下角的那块大陆名叫非洲,早就有人发现过,只不过其地多沙漠草原,居住在其中的多是未开化的蛮荒之民。”

    因为叫着顺口,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改成什么名字,姜星火继续按前世的说法称呼着这两块大陆。

    姜星火又把地球仪转动到了美洲的位置上,让美洲冲着郑和居中。

    “至于地球仪上另外一块联结在一起的南北大陆,名叫美洲,在南曰南美洲,在北曰北美洲。”

    “北美洲此时恐怕还处于蒙昧时代,但南美洲中倒有也开化的王国,物产更是丰富,遍地金银不说,还有数种高产农作物,那种能亩产上千斤的高产农作物.至于为何无人发现,便是南北美洲与其他大陆都隔着大洋的缘故了。”

    遍地金银倒也罢了,日本也是遍地金银而且离大明还很近,跟遥远未知的美洲相比,更容易大明据而有之。

    但是,高产农作物?

    能亩产上千斤的高产农作物?!

    而且还不止一种,是数种?!

    郑和闻言心中有如掀起滔天骇浪一般震撼不已。

    三保太监到底是极为接近大明帝国决策中枢的人物,当然明白这些资源对于大明来说意味着什么。

    民以食为天!

    在华夏封建时代,粮食就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没有商人没有金银,大家可以以物易物,可没有农夫种田,没粮食吃老百姓就会造反。

    这才是朱元璋重农抑商的根本原因。

    都跑去做想着投机取巧做生意赚差价,谁来老老实实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生产粮食?

    反之,如果粮食足够吃,那么为了更好的生计,社会上的风气则会更趋向于从事手工业和商业贸易。

    这就是由生产力因素所决定的社会现象问题,再简单不过。

    而姜星火之所以要说出南美洲有数种高产农作物这个秘密,也是有他自己的几重计较的。

    第一重,自然是为了试探对方反应,来确定对方是不是郑和。

    第二重,则是说如果对方是郑和,那么提前告知对方这个消息,对方就有更大可能抵达美洲,带回大量的土豆玉米红薯。

    毕竟姜星火是魂穿,又不是事先准备好了土豆玉米红薯带着穿越,而且在姜星火看得很多穿越小说里,对于明初找西洋人买土豆玉米红薯这件事,姜星火认为压根就是不可能的。

    道理很简单,现在是公元1402年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而西方探索美洲新大陆的第一人哥伦布,直到1492年8月3日才会奉西班牙统治者伊萨伯拉与斐迪南之命,携带给大明皇帝的图书,率领三艘船和九十名水手从巴罗斯港出航,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

    还有足足九十年的时间差呢,西洋人自己手里都没有,上哪找西洋人买去?

    第三重,便是说假如姜星火的点拨起效果了,对方真的是郑和,而且真的带回了土豆玉米红薯,那么工业革命,才算有了最重要的基础。

    只有拥有足够的粮食,才能保证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不至于造成国家因缺粮产生的种种动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