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华夏因何成为华夏?-第2/5页



    朱高炽颔首肯定,随后又说道:“还有在江南已经逐步推行开来的‘摊役入亩’制度,也是这位姜先生的创举。”

    顾成微微惊讶,由衷地说道:“那倒确实是一位大才,看起来为大明和陛下,解决了不少麻烦。”

    “确实如此,如今江南已然民心稳固,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弹劾了不少尸位素餐的官员,同时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也抓了很多盘踞在江南意图谋反的建文余孽,这一切,都仰赖姜先生提出的‘摊役入亩’,不仅让一大批心怀不轨的不法之徒主动跳了出来,更是让江南的百姓感受到了陛下的天恩浩荡。”朱高炽的彩虹屁不要钱地当着朱棣的面放。

    顾成听完,也结合他沿途所见所想,认真地说道。

    “臣沿途所见,不仅江南,在江北也开始推行的摊役入亩,确实极大地收拢了民心,增加百姓对陛下的信任。”

    听了两人的对话,朱棣表面上不以为意,但他用力抿着的嘴角,却已经暴露了他的内心想法。

    姜星火固然才学通天,但这一切,不也因为他朱棣有容人、容仙之量吗?

    这与他朱棣的气度能分开吗?

    换了他爹朱元璋,坐到密室里听完第一句话,恐怕就已经下令砍头了。

    哪还有后面的事情?

    当然,这也与他当天心情不错、他本人造反夺位对规矩没那么注重等等原因。

    所以,朱棣此时其实是极为得意的。

    自从听了姜先生讲课,大明是眼见的一天比一天好,藩王问题被解决了,诸藩的三护卫兵权大多奉还朝廷;反对他的江南士绅也被顺藤摸瓜,现在老实多了;至于几个月前那些对他还口服心不服的朝臣,眼下更是被大明国债所认购的化肥仙丹的利益牢牢地捆绑起来,天天给他上奏折歌功颂德。

    而随着曹国公李景隆出使日本,想来如果不出意外的,大明的水师和劲旅明年就能占据日本的金山银山了。

    如此一来,饱受百姓诟病的大明宝钞问题,也即将得到解决。

    同时随着下西洋的进行,未来大明的人口压力也必定会舒缓,更是能带来海量的外国物资与财富。

    双管齐下,有了钱,朱棣就可以实现他心中“隆治唐宋,远迈汉唐”的千古一帝理想抱负了。

    到时候什么《永乐大典》、迁都北平、征伐蒙古,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这一切进程的大大加速与难题的迎刃而解,都得益于姜星火啊!

    朱棣在心中深深感叹。

    同时,也忍不住想到,若是姜星火出狱了,发现自己指点江山时所说的话语,竟然都变成了现实,到底是会怎样复杂的心情与有趣的表情。

    想到这里,朱棣紧紧抿着的嘴角终于忍不住咧开了,他的好大儿朱高炽也是跟着会心一笑。

    但此时镇远侯顾成却问了一个问题。

    “陛下,那难道您在给我的密信中所提到的征伐日本,也是此人的提议?或者说,派曹国公先去日本试探了解情况,也是计划里的一部分?”

    顾成的神情,严肃了起来。

    “算是吧。”朱棣微微颔首。

    顾成的反应,却有些出乎意料。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顾成的脸上,满是忧虑。

    “为何如此说?”朱棣微微蹙眉,看着顾成的眼睛。

    “跨海远征,兵家大忌。”顾成的声音有些沉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