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登楼



阁楼上,常州府的大小官员们齐聚一堂。

 知府丁梅夏同知王世杰推官张玉麟,还有丁梅夏一系的通判经历知事照磨检校司狱总之,有头有脸的,基本都到场了。

 原本表面上推杯换盏言笑晏晏的洗尘宴,随着不远处运河一线的大火燃起,与宴官员瞬间变得各自心怀鬼胎了起来。

 自有人去窥丁梅夏的脸色,但见丁知府神色自若,恍若无事,便安心了下来。

 或许是走了水,安排衙役去救火就好,让宋大人见笑了。

 丁梅夏颤颤巍巍地举起酒杯,酒水竟是半点都没撒出来。

 然而,随着宋礼坐在原地不动,场面瞬间冷了下来。

 下官给宋大人倒酒。

 常州府通判陪着笑,提起酒壶想要为宋礼斟满后再落座回去。

 宋礼微微抬眼看了过去,那位常州通判被他这么一瞥,手抖了一下,洒出少量酒水,跟气定神闲的丁梅夏形成了鲜明对比。

 诸位还有心思喝酒,本官呐,是没有心思了。

 宋礼看着眼前的酒杯,双手交叠于膝上,面容严肃地说道。

 丁梅夏把酒杯放在嘴边,自顾自地喝掉,劝道:今日是给大人的洗尘宴,大人还是喝一杯吧。

 此举无疑是极不妥当的,让在座的官员们都有些色变。

 方在此时,远处的烟花升空而起。

 炸响的绚丽烟花让很多人一时不知所措,宋礼却是眸中神色一变。

 喔。

 宋礼举起通判斟满的酒杯,众人心里一松。

 然而下一瞬。

 砰!

 宋礼狠狠地将酒杯掼在了地上,发出刺耳声响。

 这一刻,阁楼内鸦雀无声。

 宋礼环视四周,沉声问道:丁知府,你身为父母官,知法犯法,让常州府数十万黎庶忍饥挨饿,受冻无着,还有心思在此处端坐饮酒?

 此言一出,在场的官员们纷纷色变,一股恐慌感油然而生,连带着很多人也露出了惊愕的神情,怎么回事?

 迟钝点的,还以为钦差大人对常州府的赈灾不满意确实为了迎接巡抚队伍,怕灾民有碍观瞻,把一部分灾民安置到了别的地方,听说还被山洪造成的泥石流淹死了不少,可光是这点事,也犯不上翻脸吧?

 但与盗卖军粮案牵扯较深的官员,则开始坐立不安了起来,光是灾民流离失所,显然是够不上数十万黎庶这个级别的,再加上所谓的知法犯法,不难联想,或许是宋侍郎抓到了什么证据。

 可在他们看来,一个京里来的侍郎,刚来一天,怕是常州城的门往哪边开都没搞明白,怎么能抓到什么可靠的证据呢?常州府的官员们又不是傻子,做的事情都是非常隐秘的,上下早就结成一体,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利害网络,轻易不会露馅。

 丁梅夏眉梢挑动,慢悠悠地站起身来:下官听不懂宋大人在说什么。

 宋礼目光阴森:待会儿国师到了,你就听懂了。

 丁梅夏依旧笑意不减。

 仓库区外有捕快,内有白莲教的数十名好手,无论如何,国师都是跑不出的,就算现在派人增援,也早就来不及了。

 他们能得到的,不过是尸体罢了。

 这个世道,心狠者活,像国师那般优柔寡断,对着生员都下不去刀,即便不死在他这里,也早晚会在江南诸府这个烂泥滩里莫名其妙地丢了性命。

 这里面的浑水太深,不是谁都能轻易去碰的。

 这位国师,在丁梅夏的心中,还是太嫩了点。

 来人!

 宋礼话音刚落,巡抚队伍里的甲士就从楼梯鱼贯涌上,沉重的脚步声,几乎要踏碎某些官员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不过眼见着丁梅夏神情不变,他们才勉力维持着体面。

 宋礼眼神看着丁梅夏,嘴上却对领军校尉问道。

 前往运河军粮仓库区的队伍派出去了吗?

 那校尉拱手道:回禀大人,一刻前就已派出三个总旗(150人)前往。

 宋礼死死地盯着丁梅夏的神情,却发现这老贼,方才明明镇静自若,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眼中却出现了一闪而逝难以掩盖的慌乱。

 见得此景,宋礼反而拿起一个酒杯,自顾自地给自己斟满酒,仰头一饮而尽。

 没有本官的命令,一个人都不许动。

 除了王世杰张玉麟等少数被丁梅夏排挤的官员,其余常州府大小官员,或多或少都牵扯进了此事,此时真的是个个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到止不住地扭动着身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