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疾苦



孩童的脚步虚浮无力,偏偏逃走的念头却坚定的很,茅草房里,似乎有什么骇人的东西一般,逼着他迈着小腿往外踉跄而行。

 没几步,就咚地一下,撞到了姜星火的大腿上,若不是姜星火眼疾手快扶住了他,险些跌倒在地上。

 屋内,一个面色惨白的妇人,勉力扶着门板走了出来,她见到姜星火几人,第一反应不是交涉向他们要回儿子,反而是惊恐。

 你们快走!

 妇人的嗓音不算嘶哑,显然不缺水,只是有些有气无力。

 姜星火看了看她鼓鼓囊囊的肚皮,心里大约明白了些什么不是灌了个水饱,就是吃了涨肚不消化的东西了。

 见姜星火几人不走,妇人还想说什么,却不用说了。

 身后粥棚里,十几个吃饱了粥的青皮无赖,赤着膊齐齐走了过来。

 出乎姜星火意料,接下来发生的,竟然不是什么村中地痞欺压孤儿寡母,国师路过仗义出手相助的打脸小混混剧情。

 领头纹了一只虎的无赖,看了看几人的衣着,竟是颇为恭谨地说道。

 方才便远远觑见了几位贵客,不敢上前叨扰,可见您几位来了刘婶家,却得冒昧问一句,不知可是刘婶还欠了哪位地主老爷的债?若是不多,我们兄弟几个凑份子替她还了,您也不用进去了。

 说罢,指了指妇人的家,透过门板看去,说一句家徒四壁不为过。

 路过。

 姜星火很诚恳:真是路过。

 领头的‘一只虎’权且这么称呼他罢,见状倒也爽利,只是抱拳说道:那还请速速离开村子,待会儿怕是走不脱了。

 为何?

 姜星火自是不嫌事大,耐心来问。

 ‘一只虎’还未回答,听得远处传来动静,却是面色陡然一变。

 也不与姜星火再做解释,十几个人青皮无赖齐齐返回大槐树下的粥棚,抽了些自制的嫁接武器出来,譬如镰刀加长棍之流。

 随后,在‘一只虎’的带领下,向村北头走去。

 妇人的气色愈发灰败,可下一瞬,看着倒在地上痛苦不堪的儿子,却慌乱了起来,眼眸中多了一丝生气。

 幺娃,你忍着点。

 妇人褪下儿子的衣衫,竟是拿了根小树枝,帮捂着肚子想要满地打滚的儿子开了眼。

 快了,快了

 小孩不配合,妇人愈发焦急,拉不出粪便来更是疼的小孩哇哇直哭。

 再忍一会儿就好,马上就好了!妇人说着又加重力道往外拽。

 哇——

 孩子嚎啕大哭,似乎要把心里所有委屈都喊出来。

 姜星火看不下去了,从怀中掏出一物递给妇人。

 用这个吧。

 妇人接过,看着小瓶子里干净剔透的油脂,一时竟是怔住了。

 她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油。

 快点用吧。

 妇人不再犹豫,有了鱼人膏的帮助,小孩很快排出了堵塞在肚子里的粪便。

 眼见着儿子的性命之忧解除,不善言辞的妇人对着姜星火连连叩首。

 而姜星火这时候,也终于可以问出他刚才心中的疑惑了。

 方才那些人,不是要吃绝户的?

 妇人一怔,旋即道:贵人您误会了,他们都是先夫的好友子侄。

 能跟这些人做朋友想来不会是什么勤恳种地的农人?多半是浪荡子,或是想当侠客的。

 那我见他们都喝了粥。

 旁边的宋礼不好说太多,意思却也很明显。

 你们母子俩都这么困难了,这些好友子侄怎么一口粥都不肯分?

 村北头传来了争吵声。

 妇人的神色有些焦急。

 姜星火开口道:告诉我们事情的原委,或许我们可以帮伱。

 妇人一咬牙,讲述了一段这几天发生的故事。

 妇人的丈夫是洪武十一年出生,今年是永乐元年,周岁算二十五,名叫李六七。

 可李六七这老光棍始终没有结亲,他家太穷了,不仅给他娶不起媳妇,他爹自己家的子女还要往外送,也就是过继儿子或者嫁女儿,从而减少口粮的负担。

 直到去年,方才娶了死了一个丈夫的妇人,也就是青皮无赖们口中的刘婶。

 本来全家靠着给隔壁村的地主当佃农,还能勉强维持生计,可今年春天先是大旱,绿苗眼看着枯萎成了黄苗,黄苗又被一场河流改道而来的过境洪水冲了个干净,今年定然是颗粒无收,地主家还有些余粮过活,农民就真的只能等饿死。李六七的家里除了他和婆娘孩子,现在有父母,大哥大嫂侄儿一家,还有打光棍的二哥,一共九口人,其余的兄弟姐妹,都过继或是嫁出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