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又回关外-第2/5页



    说这话的多半是文化人,或者半吊子文化人,喜欢起高调的那一类人。

    百姓可不管那些,敢为在海外的同胞出头,杀洋人就是一件痛快事。

    这种心理很普遍,所以当年庚子事变的时候,义和拳才能有那么多的百姓蜂拥。

    所以当赵传薪离开开平,到滦州找到了巴雅尔孛额的时候,才会突然发觉旧神圣坛疯狂的吸收来自于四面八方的信仰之力。

    巴雅尔孛额多日不见赵传薪,他又不看报,还不知道赵传薪就这么几天便夺了个日进斗金的煤矿。

    甚至还理顺了矿务局中错综复杂的关系。

    他见赵传薪愣神,问到:“发生何事?”

    赵传薪摇头:“没啥。”

    他摸了摸脖子上的两座旧神圣坛,心说似乎又可以肆无忌惮的闪现。

    这会儿英军要是敢来犯,可够他们喝一壶的。

    纵使千军万马,他赵传薪也如入无人之境。

    巴雅尔孛额问:“这些天你都去做什么了?是否去帮那位姓周的大官的忙?”

    两人此刻依旧在京奉线的列车上。

    这放后世几乎是不可能的,刷刷身份证就要露馅被拦住,但现在根本没人检查。

    正常来说,京奉铁路闹这么大的动静,至少也有当地的兵丁严查,甚至英军亲自下场也说不准。

    但赵传薪在开平又闹了一场,自己给自己吸引了火力,两人能轻易上车就不足为奇了。

    赵传薪开着车窗,老刀牌的香烟,无法掩盖煤烟的刺鼻味。

    他将烟头伸出窗外,风便将烟灰刮掉,他再缩回来:“很难说谁帮了谁,我那贤侄的心思可不单纯。”

    巴雅尔孛额听不懂,他摇摇头:“你们汉人的弯弯绕太多了,叫人猜不透。”

    赵传薪看了看暗下来的天色,没说话。

    这时候,车厢门被推开,一个挎着篮子的中年男人,身上脏兮兮的,眼神鬼鬼祟祟的问每个座位的人什么话。

    轮到了赵传薪这边,中年男人开口露出豁牙子:“先生,饿了吧,俺这里有馒头和咸菜,馒头是自己种的麦子做的,咸菜是自己种的萝卜和虾油腌的,只需要三十个大钱就能吃饱。”

    赵传薪本来要拒绝,见巴雅尔孛额似乎很感兴趣,就掏出了一把钱塞过去。

    中年男人用他皲裂的看不出是脏还是就那个颜色的手,伸进被布蒙着的篮子里掏出馒头。

    赵传薪乐呵呵道:“我这钱,也是自己铸的,你慢慢花。”

    等巴雅尔孛额接过馒头和咸菜后,那中年男人面色大变,赶忙去细看手里的钱。

    这些钱有些磨损,但不严重,怎么看都不像是私铸的钱,他笑道:“先生,你真能说笑。”

    “是吧,你看你就笑的连后槽牙都露出来了。”

    “……”

    赵传薪问他:“你是专门买票上列车卖馒头?”

    中年男人闻言有些紧张:“咳咳,路过,路过……”

    赵传薪懂了,这货怕是扒火车上来的。

    等中年人走后,赵传薪取出了个铁架子和一个铁盘,又拿出撕碎的猪肘子放入铁盘架在上面。

    他伸出左手掌,放在架子下面,右手拿着铲子翻动。

    那铁盘内竟然散发出阵阵肉香,肘子的汤汁冒出热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