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六骑会盟



  武怀玉内衬铁锁子甲,外披明光铠甲,手执千牛刀,踩镫上马,今天天气很晴朗。

  房玄龄一袭紫袍,在马上望了望天,“今天是个好日子。”

  黄袍的李世民却脸色凝重,“今天是个耻辱的日子,当永远铭记。”

  此话一出,让大家也都收敛表情,是啊,今天是与颉利约定会盟的日子,不出意外,今天将再次缔结盟约,随后颉利将率兵退出关中。

  一切都将暂时划上個句号,可对大唐君臣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胜利。

  “走吧。”

  李世民一夹马腹,催马前行。

  武怀玉和安元寿两位千牛侍卫,便也催马上前,越过皇帝,在前引路护卫。

  中书令房玄龄、侍中高士廉、兵部尚书杜如晦、左卫大将军长安道大总管秦琼、右武卫大将军万年道大总管程金,还有左屯卫将军周绍范、右监门将军李孟尝七骑,跟随在后。

  屯营的百骑、千骑、飞骑还有骁卫等护卫左右。

  出长安城,抵达长安西门外,这里早已经集结了大批精锐唐军,兵马陈列于渭河便桥南岸。

  数万将士旗帜分明、铠甲锃亮,刀枪如林。

  皇帝检阅将士们,士兵们山呼万岁,声冲云宵。

  这天,是八月二十八日。

  诸军齐至,旌旗和铠甲遮盖了原野。

  颉利也引突厥大军南抵渭河北岸,乌泱泱的看不见尾。

  李世民让兵部尚书杜如晦协助左仆射萧瑀右仆射封德彝在营中指挥,秦琼、程咬金这两员上将军,则分别指挥大军左右。

  皇帝仅率房玄龄高士廉周绍范以及武怀玉、安元寿,

  六骑直接上渭桥。

  渭水便桥虽名为便桥,但并不简便,只是因汉代时曾直通便门故称,此桥长一里,宽五丈余,这座桥是长安通往西域、巴蜀、朔方、河套的要津,十分宽阔平坦。

  怀玉和安元寿两骑并行在前,也一点不显拥挤。

  他们缓缓催动着坐骑,一路来到了便桥中心停下,脚下便是涛涛渭河水。

  颉利也率突利等六骑上桥,缓缓过来。

  相距还有数丈,颉利便停下了马,不再往前。

  两边就这样在桥上远远对视。

  李世民催马缓缓上前,怀玉和安元寿便奉旨让开,李世民来到最前面,又往前走了几丈,距离颉利六骑已经不过三丈余。

  “咄苾,唐突两国早有盟约,你为何负约违誓,引兵入关?”

  颉利看到李世民身后旌旗蔽野,又看到皇帝这般自信威武,也不由的有几分惧色。

  这时,突利看到武怀玉和安元寿的铠甲腰间,居然挂着一圈有些熟悉的东西,定睛一看,那不就是之前过河见李世民时,那白袍总管跟他炸鱼演示的掌心雷吗?

  那掌心雷往渭河里一扔,那溅起高高水柱,水底大鱼都给炸翻肚。

  想不到这渭水上会面,白袍总管带上了掌心雷,腰里还挂这么多,定睛一数,好家伙,十八颗。

  他不由的吞咽了下口水,这要是在这里突然扔过来,他们躲都没地方躲啊。

  突利心砰砰直跳。

  武怀玉也注意到突利双眼发直的盯着他腰间看,他呵呵一笑,然后伸手放到了腰间掌心雷上,手转动了一下挂掌心雷的腰带。

  那边突利一直紧张的盯着他,见他手摸上了那掌心雷,当下脑子已经发胀,直接从马上跳了下来,扑通就朝李世民跪下了。

  “尊贵的大唐皇帝陛下,我等并非背约弃盟,只是听闻长安有乱,担心陛下安危,便不辞辛劳,从塞北赶来关中······”

  突利这一跪,几个跟着突利一样,早暗里朝拜过李世民,还得了官爵封赏,得了许多金银珠宝赏赐,还得到互市等承诺的俟斤首领,也都下马跪拜。

  这其中,也有人早发现怀玉他们腰间的掌心雷的。

  颉利六骑。

  五骑下马朝皇帝跪拜,独留颉利一人还在马上,有些凌乱。

  “诸位免礼平身!”

  李世民对这一出非常满意,突利这昆弟没白请吃浑羊忽殁,那几位也没白吃。

  “咄苾,真是这样吗?”

  颉利可汗看看李世民,又看看面前跪一地,屁股高高撅起的突利五人,然后再看看对岸那旌旗遍野铠甲反射着明光的唐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