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朱衣黄衫-第2/3页



 穿上绛公服,再配上黑介帻,腰间再系上那条秦王所赐铜銙七环蹀躞带,再系上那枚秦王所赐金刀子,在这衙门里的一群朱衣吏、黄衫吏、皂役之间,立马鹤立鸡群与众不同了。

 两位司户佐亲自去仓库把五十贯公廨钱取来,下县里六曹事务,只有户佐和法佐各二人,他们是县尉的直接下属,协助主管六曹事务,在这衙门里,其实权力挺大,但连背景很厚的张县令,都那般对武二郎客气,他们又岂会不懂。

 “咱们赵县尉最近去长安公干去了······”

 在京县,长安万年两县,县尉各有六个,一个县尉负责一曹,而在上县,虽只有两位县尉,但司户佐司法佐却各有四个,诸州的六曹各有一个参军。

 有一个县尉是专门负责司法捕盗的,称为捕贼尉。

 但在下县,就一个县尉,他是负责六曹日常事务的,相当于是个常务副县长。县尉不在,司户佐直接负责把钱交给怀玉。

 外圆内方的孔方铜钱,一串串的装满了一口口大箱子,怀玉头一次看到这么多的铜钱。

 “这些都是新钱,每一枚都是长安钱监所铸开元通宝钱,没有一枚五铢旧钱和私钱。”

 怀玉上前,这些钱十分诱人,但并不是想象中黄灿灿的黄铜钱,也不是青绿色,拿起一串,十分沉重,每枚铜钱都是铜质细腻,十分有光泽,不黄不青稍泛点白。

 “开元通宝乃铜锡铅所铸,看着泛点青白色,这可是品质极佳的好钱,”山羊胡的王户佐拿起一枚钱举起,眼中满是赞赏,“每枚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株四,十文重一两,千文一贯,重六斤四两。”

 “我在衙门做吏三十余年,经手无数钱币,可都不及此钱精美,你看这上面直读的开元通宝四字,写的多好啊,这可是本朝银青光禄大夫欧阳洵所写,那是当世书法宗师呢。”

 王户佐给怀玉五万公廨本钱,全是这等好钱。

 清点,画押。

 这钱便已经属于怀玉负责经营,每月他得及时上缴利息四千钱。

 怀玉倒没什么压力,他觉得应当问题不大。

 “二郎,这开元通宝十分精美,但朝廷铸币量不多,每钱炉一年能铸钱三千三百余贯,但铸开元通宝以来,一年最多也没超过三十炉。”

 一年铸币量不足十万贯,对于大唐来说,这明显是远远不够的。

 “二郎现在领的都是这好钱,你可以先用这钱到市面上换些其它旧钱,可以换到更多的钱,然后再拿去放贷,收回本息的时候,还可以收开元,这一进一出,又能获利不少。”

 赵书吏又出了个点子,十足的奸滑。

 劣币驱逐良币那是市场本能,武德开元通宝精美含铜量高,但发行量少,市面上的其它旧钱流通依然多,质量远不如开元,百姓天然就会收藏好钱,甚至会主动去兑换好钱储藏,这就是套利空间。

 旧钱放贷,到时收回本息的时候却要收好钱,这未免就是仗势欺人,甚至是变相的提高利率。

 这老赵一肚子坏水,脚底流脓的坏种,不过别人为他谋利,他也不好指责。

 五万钱,足三百多斤,怀玉让分装成五袋,每袋一万钱,足六十四斤。

 钱串在袋子里发出叮铛的好听声音,抬钱的民夫们都兴奋的满眼放光,好像这钱是他们所有了一样。

 “二郎打算把钱放给谁?我倒是认识一些商人,可以介绍给二郎。”赵书吏笑着道。

 怀玉只是笑笑,“多谢赵兄,回头再说吧。”

 那边山羊胡王户佐也凑过来,“要是二郎有路子方便放贷,本钱不足的话我们手里头倒也还有些的。”

 怀玉稍一愣就听出这老头的话中之意,他想搭便车,不管是自己的钱,还是公款,都想借怀玉手放贷,这利息到时肯定也要分怀玉一些。

 这赵书吏和王户佐都一样,一个说要介绍商人借贷,肯定也是要从中得利的,一个说要拿钱给怀玉放贷,同样是要得利。

 这些朱衣刀笔吏,看着身份卑微,实则一个个奸滑如油,狠着呢。

 跟这群各怀鬼胎的县衙朱衣吏、黄衫吏、皂役等新同事们打招呼告别,怀玉便迫不急待的带着钱离开了,他打心里不太喜欢这群人。

 路上,赵成一家子跟着马后跑的飞快,似乎那马背上的铜钱,也有他们一份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