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轩辕台下释兵权-第2/4页



    所需材料,招商承供,劳力则直接用俘虏的那些粟特胡。

    轩辕即是人皇、天神,也是华夏祖先。

    其实天下各地关于桥山位置,关于轩辕台有各种说法,但如今大唐官方认证的桥山和皇帝陵,其实是在关中的坊州,列于国家祀典,四时祭祀的。

    不过对武怀玉来说,在北燕州新设的永兴县内,把当地一直延续的这个轩辕台传说认证一下也非坏事。

    在此修起轩辕台,在这片边塞前线,胡汉混居厉害的地方,把老祖宗请出来,甚至特意用粟特胡俘虏来修,挺有意义的。

    反正其实也花不了太多钱。

    “待黄帝陵修好,迁移一些大户于此守陵。”

    这是仿汉代陵邑制度,西汉之初就将天下豪强迁往皇帝陵墓附近,形成陵城供豪富居住,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以此为疆本弱末之术。

    陵邑制度既加强了关中本位制,也加强了军事防备,最重要的是削弱了关东的地方豪强势力,甚至抑制了土地兼并。

    武怀玉在北燕州修个黄帝陵,回头肯定也要把檀州平谷的轩辕台再修一修,到时再把幽州内地的一些豪强,迁到这两州,以守陵为名,既可以打压下幽州内地豪强势力,也还能充实边疆。

    反正一举数得。

    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以来,朝廷也是在积极的裁并州县,合并督府,但武怀玉到任幽州后,却新设了不少县。

    就如北燕州,先前仅有一个怀戎县而已,而武怀玉在收抚山后各寨后,就新设了赤城县、丰宁县。

    巡视塞外归来,又接着在粟特胡所据之地,新设了广宁、怀安、文德、永兴四县,

    这还没完,武怀玉灭掉粟特胡三千家后,北燕州其它未附籍的那些边民、蕃户也是纷纷主动请求编户齐民、纳税服役,怀玉于是又以这些边地边民等,新设龙门县、崇礼县,

    以及妫川县。

    现在又以建轩辕台守陵为名,要把原划到永兴的涿水一带,新设矾山县。

    如此一来,原本北燕州仅辖怀戎一县,而现在则是有怀戎、妫川、矾山、永兴、赤城、丰宁、龙门、崇礼、广宁、怀安、文德十一个县。

    一下子从一个县增加到十一个县,武怀玉当然不是胡来。

    设了这么多县,自然是地方有这么大,其次是要为接下来大举移民屯兵做好准备。

    北燕州做为幽府之肩背,交通战略要地,自然要加强加快发展,清夷军、广边军、广宁军,这里直接就驻守三军。

    统军府都新设五个。

    还要编练武骑团练,蕃胡城傍等。

    兵马众多,粮草需要也多,不可能光靠开中盐法运粮支边,武怀玉还是希望利用边地地广人稀,搞屯田。

    首先就是军屯。

    幽州都督府将分成三个屯田区,幽蓟屯田区,这里土地肥沃,河汊纵横,灌溉便利,农业条件优良,引泸沟水可开稻田数千顷,初步估计,幽蓟屯区,可开军屯百屯,一屯五千亩,那就是五十万亩地。

    第二个屯田区是平营屯田区,平州营州,在幽州之西,甚至东抵辽河,越发地广人稀,可屯之田更多,加上新从奚人手里拿到的瀑河流域,以及卢龙塞以北的大片土地,能开垦许多军屯。

    这个屯区,比幽蓟屯区能屯之田还多,但相对农业条件差点,能屯一百多屯,五六千顷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