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太初盟约求订阅



    如今李仙这么说了,就是同意华夏军的所有盟友一起分享北方贸易的利润,这将是比南洋贸易还更为丰盛的利益大宴,由不得在场的这些人不兴奋。

    混元宗的部分军官倒是有些想法,颇有垄断所有利润的意图,但知道李仙一向主张自由贸易,更不会在对清军作战的关键时刻卡主盟友们经商的路子,此时也只能摇摇头,打算以后找机会慢慢劝谏自家统帅,不要总是跟盟友分享太多利益。

    事实上,李仙对海外贸易的事情有过非常认真的分析,心里很清楚大量盟友投入到贸易中来,对混元宗是有利无害的。

    就是从政治的角度看,以前混元宗和三元观都挤在广东的时候,三元观的很多人都觉得混元宗挤占了自己门派的意见,明里暗里有很多小动作。

    如今,混元宗的重点明显要移到北方来,双方的关系立即缓和了不少,而且此次三元观出兵本来是过来帮助混元宗的,但最后的结果却要感谢混元宗给予参加对日贸易的机会,只能说世界很奇妙。

    至于海南和钦州的那几位,也能通过这种贸易活动更好地绑在混元宗的战车上,能够弥补混元宗兵力不足的缺陷。

    当然,除了这些,实际的眼前利益也是有的,只是王九玄等人毕竟见识上差了一些,并没能看出李仙所谋的到底是什么。

    在这场分赃会议上,李仙再次确认混元宗将继续秉持自由发展的理念,帮助三元观等盟友往北方发展,同时还将允许这些盟友参与到宁波和定海的治理,让他们有个落脚的地方。

    等到这些门派有了根基,就可以自己想办法谋取在北方的利益。

    混元宗对盟友的帮助居然达到这种程度,有些出乎王九玄和秦日纲等人的预料,原先他们以为混元宗最多把温州等并不重要的城市让出来,让盟友们帮忙抵挡来自福建的进攻什么的。

    在这场宴会上,大部分人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先打哪个城市,后打哪个城市,最后又怎么划分地盘,这样的总体方案也都初步成型了。

    按照华夏军内部的约定,对北方的攻略自然要从浙江开始,由混元宗主导,其他盟友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军事帮助和物资协助。

    等到将浙江全部占领后,自然由混元宗占据最繁华的杭州及大部分地区,其他盟友们根据贡献瓜分部分有经营价值的州府。

    最重要的是,大家决定在原来华夏军的基础上建立华夏盟,但凡愿意起兵反抗清廷的门派都能加入进来,共同作战,然后按照战争中的贡献瓜分地盘和好处。

    比如,华山派等五岳剑派和少林等北方的武学门派也想光大自己的门派,也可以派出自己的弟子,建立自己的门派军队,加入华夏盟,然后在华夏盟的框架内得到地盘。

    风明扬等武者自然对这一点更感兴趣,与李仙和王九玄等进行热烈的讨论。

    北方门派都各有自己的势力,也有出色的弟子,比当初的三元观可能还要强上一些,只是主要还是传统的门派模式,缺乏正规的军队,更缺乏现代火器和军事训练。

    李仙和王九玄等人承诺,就按照当初援助广西魔教的模式,可以给这些北方门派提供枪支和火炮,同时这些门派也能派弟子到华夏军的军校学习,同时参加军队实战。

    这些门派的弟子经过培训和实战,就能成长为出色的军官,然后就能回归原来的门派,帮助自己的门派组建军队,然后通过军队来帮助门派占领地盘。

    至于现在的华夏军,就可以得到大量武功高强且识字的优秀武者服役,既能扩充特战队,也能增加军官队伍的底蕴,也有很大好处的。

    以造反军现在的实力,大部分都进入到资本主义时代的蒸汽机时代,开始出现军火过剩的情况,一支火枪的成本也就十块银元左右,一万支也就十万元,对混元宗、三元观以至天地会等,都不是什么太大的负担。

    当然,唯一可虑的是把清廷驱逐出去后,这些北方门派也都强大起来,到时候可能又要群雄逐鹿什么的,出现军阀割据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