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夏夜



    网

    油炸烧烤知了猴,味道鲜美,真是馋的人流口水。

    “承进,吃金蝉,可是会长生不老的。”走在去田间的路上,华珺瑶打趣道。

    “长生不老,那岂不是唐僧肉了。”华承晔眼睛一亮道。

    “是啊金蝉素有唐僧肉的美誉。西游记中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原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的二徒弟金蝉子又称金蝉长老转世,唐三藏由金蝉子转世为真灵东土大唐高僧,喻有“金蝉脱壳”之意,所以人们将脱壳变身的蝉作为长生、再生的象征,因此,在西游记中也有了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

    “哦那吃的时候,我要多吃些,长生不老。”华承泽认真地说道。

    “小傻瓜”华珺瑶弹他个脑嘣道,“虽然不是唐僧肉,营养丰富,口感味道鲜美。”

    最难得的天然无公害高级营养食品。特别是若虫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药用价值也特别高,为药膳上品。

    “可惜承志没来,不然我们可以一起抓了。”华承进遗憾道。

    华承志放暑假去姥姥家了,华珺瑶摸摸他脑袋道,“只去一个多星期,你二叔说了,过两天把人接来,送过来。”

    “嗯”

    “快走,逮知了猴,我看人还不少。”和尚催促道。

    吃过五月粽子,吃过新麦子蒸的包的饺子,布谷鸟在天空中叫得声嘶力竭:谷谷当锄谷谷当锄农人忙在田间地头,河汊里沟岔里的树枝上,就有稀稀的蝉鸣了。

    蛙鼓、蝉鸣、蛐叫、孩笑,乡村最美的声音

    一场及时雨绵绵小雨,秋大豆就会拱出嫩黄柔软的身子,小玉米苗炽盛起来,时地瓜秧子疯长,蝉的叫声越发密实。

    放暑假了,来抓知了猴的孩子还真不少。

    漆黑的村庄外,走在路上就会看到不是灯火通明的村庄就是树林里果园里稀稀的灯光。逮到的金蝉一部分拿回家吃,一部分喂鸡,或者喂猪。

    当然大多数孩子提着的是马提灯,防风、防雨的煤油灯。

    华珺瑶打着手电筒在树下,梧桐树下的小眼子很多,“这个保准有。挖吧”

    “我来。”华承进闻言蹲下拉,拿着小竹铲子就行动了起来。铲子拨开,洞就会变大,里面一般就会有还没有爬出来的知了猴。一逮一个准,扔进鱼篓里。

    华承晔看着大哥的收获,看见一个洞眼,就跃跃欲试道,“那我挖这个。”

    “不要。”华珺瑶摁着华承晔的胳膊赶紧说道,“那是蚰蜒窝。”

    “啊”华承晔立马站了起来。

    “要小心了,有的是屎壳郎子的窝,挖着挖着,屎壳郎子滚出来,小手会变臭的。”华珺瑶笑看着他们道。

    “啊”三个小家伙立马嫌恶的摇摇头。

    “还要小心了,有的小眼子里面可住着长虫。”华珺瑶吓唬他们道。

     

    --0---0---小--说---00xs.cc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啊”两个最小家伙抱在一起瑟瑟发抖惊叫道。

    “叫什么是菜花蛇,又没有毒。”华承进小大人地说道。

    “就是菜花蛇,做蛇羹挺好吃的。”和尚荤素不忌道。

    华珺瑶更是凶残,生吃的事都干过,不然那是万不得已,现在无意去招惹。况且都是小长虫,还不够塞牙缝的。

    华珺瑶对知了猴的习性是了如指掌,不用白干活,所以收获颇丰。

    与其他孩子相比,华珺瑶他们是快很准,捉知了猴大军中,捉的的眉开眼笑,没有捉到的垂头丧气。捉知了猴,重温童年的感觉。辛苦也快乐着

    华珺瑶满载而归的回了家,把捉来的知了猴用盐水先泡上一晚。除了清洗,还有就是防止它蜕壳变成蝉。

    除了美味,知了猴的营养也是不少,知了猴蛋白质含量丰富,是普通牛羊肉的三倍。

    对于怎么吃,华珺瑶脑子中,油炸、椒盐两种简单的做法。油炸知了猴前,将洗净知了猴放入烧开的沸水中烫死。在锅内蒸5分钟,蒸出水分。往锅内放油,油烧至4成热时,放入切好的葱姜蒜,煸炒出香味,倒入知了猴,不断翻炒,炒至酥脆,当看到外壳变脆,颜色变金黄时,就说明已经熟了,加入细盐、五香粉出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