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2/3页



    论道理,圣人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要善待远客,彰显上国气象。

    论祖制,太祖皇帝有不征之国的规定,不能打,就要交好。

    论起现实状况,给点钱,安抚人心,避免战火,能节省多少军费?

    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德政,有什么好质疑的,觉得不好,纯粹是脑筋不够用。

    朱棣耐心听完,又看了看徐钦的文章,两种声音,在他的脑袋里不停响起,到底谁更有道理?

    “徐探花,你是写这篇文章的,你有什么高见?”

    徐钦打了个激灵,慌忙躬身道:“启奏陛下,宋尚书所说这些,臣在准备的时候,也都想过,只是臣觉得他的话不值一驳。”

    “不值一驳,还是不知道怎么驳斥?”朱棣沉声问道。

    徐钦昂然道:“是不值一驳!他把家国放在一起说事,就是在混淆视听。各家之间,礼尚往来,亲朋走动。给多少礼物,都是有规矩的,哪有礼部这么干的……臣计算过,其中差值最大的一笔,超过了一千倍!外藩送来一些香料,沉香,珍珠……我们回赠丝绸五百匹、锅碗瓢盆,各种用具,足有上万件,还有铁器,铜器,茶叶百担。臣着实想不通,这是谁家的亲戚,有这么大的脸?”

    徐景昌在旁边听着,心中暗喜。自己这个堂兄战斗力不错,加油!

    徐钦继续道:“臣还有一件事想不通,既然是外藩诸国仰慕上国风物,他们就该想办法购买,而不是祈求施舍,这是藩国,还是要饭的?偏偏上国还就予取予求,到底谁才是上国,还有没有这种道理?”

    宋礼道:“探花郎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藩国穷苦,物产匮乏,让他们过来购买,也拿不出钱……”

    “等会儿。”徐景昌眉头一皱,急忙开口了,“宋尚书,伱又说到海外贫穷,我记得不久前郭资也是这么说,你们到底是从哪里听说的,海外没有钱财,买不起上国的物产?”

    宋礼大惊失色,他的脸迅速变白。

    坏了!

    果然,朱棣立刻怒色生起,冷哼道:“若是海外穷苦,蛮荒一片,没有产出,朕筹措下西洋的船队商货干什么?朕已经说过了,凡是这么讲的,就去海外,亲眼瞧瞧,到底是不是这样,然后回报给朕,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宋尚书,你怎么想的?”

    宋礼浑身巨震,完了,自己一句话说错,就要跟郭资作伴。

    真是倒了血霉!

    一把老骨头,往海外跑,还能回来吗?

    宋礼无奈,只能缓缓跪下,“臣谨遵圣旨。”

    朱棣也吸了口气,看了看他,“还好,没有昏过去。去海外的时候,多留心,仔细看。回头朕有重赏。”

    还算不错,只要宋礼不出意外,能随着船队回来,不但能洗刷罪责,还能得到重用……只不过下西洋可不是随口说说那么简单。

    风高浪急,能不能回来,谁也不好说。

    朱棣又看向了众臣,“朝贡往来,祸国殃民,断然不可取。但咱们又不能不和外国联系,你们有什么高见,都说出来吧。”

    在场众人,尚且沉浸在宋礼被贬的震惊中,没有缓过来。

    而且让他们想出不同于朝贡的模式,也着实为难他们了。

    “启奏陛下,臣以为或许该弄清楚一件事。”徐景昌道。

    “什么事?”

    “就是海外诸国,需要大明的物产,到了什么程度……是可有可无,还是甘愿出重金购买?咱们也应该弄清楚,大明的物产,到底是什么价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