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五章 突厥史大奈-第2/3页



    李靖的西路大军中,有郇王杨庆之、观王三子杨续帮着约束军纪,这两人是宗室,关中弟子再横,也不敢不听他们俩的。

    宇文述和于仲文抵达之后,已经与其他总管开始商量,辽东城,谁去打。

    他们俩的主力,以及卫玄、李靖的东西路,打扶余城的段文振,这都是不能损耗的,所以辽东这座仅次于平壤的坚城,得靠其他人打。

    “渡河,是麦铁杖的事情,但是渡河之后,他这一部,就不能动了,大家谁愿意去呢?”大堂内,宇文述和于仲文高居主位,环视众将。

    韦云起直接站出来道:“我来涿郡也有近一年了,对边关情事颇为熟谙,我去吧。”

    “很好,”宇文述点了点头:“不过你一个人不行,势单力孤,辽东为坚城,不宜攻破,我应以绝对优势兵力破之,所以,还有谁愿意去?”

    说完这句话,宇文述的目光直接看向了阿史那大奈,你最好识趣一点,让你来就是当炮灰的,你要是不主动,我可就主动了。

    阿史那大奈心知自己寄人篱下,吃人家喝人家的,干的就是脏活累活,于是起身道:

    “我这里有两万精锐,可为攻城主力。”

    不当炮灰不行啊,你不当,人家更不会信任你。

    他跟着处罗投降大隋之后,带着麾下两万部族,被安顿在了山西的楼烦郡,被封为二品的金紫光禄大夫,本来是为了守雁门关的,但是这次被皇帝给征调来了。

    这个人历史上是非常出名的,被李渊赐姓史,汉名史大奈,被封窦国公。

    反观处罗,虽然被封了曷萨那可汗,但是平时只能带着五百人,跟着杨广各地晃悠。

    阿史那大奈的部族,本来都是骑军,但眼下,有码变成无码了,所以他又补充了一句:

    “请调拨三千战马,以供战时所需。”

    “战马,是没有的,”宇文述笑呵呵道:“攻城也用不着战马,若需策应,有韦云起帮忙即可。”

    我入你娘的狗东西,阿史那大奈在心里大骂,你还老子的马,王八蛋。

    他投降大隋的时候,还有足足一万多匹突厥战马,都他么被征走了。

    接下来,宇文化及、斛斯政、屈突通、史详也都站了出来,愿为攻打辽东之先锋军。

    这么一来,六路总管总计十五万大军,将主攻辽东城,拿下辽东,就没有他们什么事了。

    历史上的辽东之战,非常不顺利,原因就在于杨广同志的微操,他授意将领,如果敌军投降,就不要打,让他们投降。

    结果高句丽在辽东的诈降,整整用了六次,大隋上了六次当。

    你说杨广聪明吧,同样的错怎么能犯六次呢?

    结果呢?导致辽东久攻不下,无奈宇文述和于仲文只能是绕过辽东,继续往南打,否则错过与来护儿会师,那可是要命的。

    历史上,也就是因为辽东耽误了过久的时间,以至于来护儿已经登陆平壤,结果宇文述没有赶过来。

    河东炼场,供给大军的精炼铠甲,基本都配装给了先锋军,打辽东这帮人没有。

    李靖觉得不对劲,辽东是非常难啃的,要是这几个长时间内啃不下来,会耽误大事,于是他道:

    “攻坚需要精兵,末将以为,蔡王与张总管的精锐,应为攻打辽东城之主力。”

    荆元恒要去打先锋,所以右备身府眼下被蔡王杨智积兼着,张谨是左备身府大将军,这两座军府,是皇帝的禁卫,拥有最好的最完备的兵械配装,加起来七万两千人,主力中的主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