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沼气厂内部的矛盾



    曹卫东深知人是铁饭是钢的道理。

    在职工伙食标准上,他是绝不含湖的。

    职工套餐每顿必须有肉,并且杂粮、粗面、糙米之类的主食管够。

    于是厨房的老师傅们一个个就犹如八仙过海般,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

    每天变着花样给职工们做饭。

    职工们吃的好了,干活就积极。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车间生产的各种零部件一天比一天多,产量屡破新高。

    实际上,大伙心里都不傻。

    假大空的口号喊一千遍,也比不上一顿香喷喷的贴饼子管用。

    饭都吃不饱了,谁给你干活?

    在解决了粮食危机后,厂里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曹卫东也找到一个洗白随身空间中物资的方法,让他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去做更大的事业。

    ........

    这天。

    王乐成一路小跑着冲进曹卫东的办公室。

    一进门就大呼小叫起来。

    “成了,厂长,成了!”

    曹卫东正在办公室里看文件呢,冷不丁听王乐成来这么一句,顿时就愣住了。

    “王主任,什么东西成了,你慢点说。”

    “好的。”

    王乐成喘匀了气,说道:“我是说沼气发电机,咱们厂第一台自组研发的沼气发电机成了。”

    曹卫东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喜过望:“你们真的研制出来了?”

    王乐成点头。

    秦家沟生产队的沼气池和沼气发电机,是曹卫东之前拜托几位机械厂的老师傅们给做的,属于定制款。

    沼气厂成立后,他把这些设计制作图纸们交给王乐成。

    不过机械设备的基石是各种零部件。

    办厂之初,曹卫东定了“品质至上”的原则。

    只不过时下国内的市场缺乏活力,金属零部件普遍存在质量差,品控一般等问题。

    再加上运输不畅,采购成本高昂。

    诸多原因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后,所以曹卫东就决定自主研发零部件。

    只有部分特殊的零部件依靠采购,其他常规的零部件都由沼气厂自主加工生产。

    这也是他托人找关系购买生产线及车床的原因。

    一开始,王乐成一门心思放在零部件的锻造生产、产品精度把控上。

    后来有了砖窑厂的职工们加入,王乐成才算腾出手搞研发。

    他把几位老师傅单独提出来,成立了一个组装车间,专门负责成品组装工作。

    因为有图纸,所以没用几天的时间,他们就成功组装了振华沼气厂的第一台沼气发电机。

    王乐成第一时间跑过来把这则喜讯告诉曹卫东。

    曹卫东在王乐成的带领下走到组装车间。

    然后他就看到职工们正围着一台颇为丑陋的铁家伙,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曹卫东盯着沼气发电机看了半天。

    眉头微微皱起。

    王乐成没有发现曹卫东的异样。

    仍然乐呵呵的说道。

    “现在机器刚组装完成,等后期我们给这个大家伙加上铁皮罩子,就不会这么难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