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祈祷落幕时



回家的路上忽然收到一张手机图片,是上海著名的网红打卡地——武康路老洋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上海在半殖民地和租界时期的万国建筑变成了网红,说是有某种异域风情和历史的沧桑感。

我对此很难理解,无非就是巴黎、伦敦或是波士顿这些地方的建筑复刻版嘛,登上蒙马特高地往下看,到处都是这样的房子,实在没什么稀奇,从建筑本身看也不具备多少价值。

在我看来唯一有价值的就是清末和民国有些名人居住生活在这里,当作故居瞻仰一下罢了。这张照片不稀奇,网上到处都是,稀奇的是发照片的人,正是一年多没见的苏菲。

我们俩的相处很有些“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一年最多也就是见上一两次面,平时交流也并不频繁,只是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和对方分享一下。

就像我在刚刚完成那幅透纳的《威尼斯运河》时,第一时间发给她,很希望得到她的评价,而她也会发些自己拍摄的鸟类照片,聊聊最近看的小说和追的热剧,多半都能有相近的判断和感受,能获得某种契合感也是很幸福的事。

最近这段时间项目尤其忙,加上被调查,有些焦头烂额的味道,收到她发来的图片,莫名的有种放松和愉悦的感觉,难道这是暗示她来上海了吗?如果是的话,正好可以一起吃个饭,好好聊聊天,欣赏她标志性的治愈系大笑。

“怪不得看你闷闷不乐的样子,原来是遇上事儿了呀,这回可是要破财喽!”苏菲来上海只是办个公司年度审计的业务,当天来回,也就没有吃饭,找了家奈雪的茶请她喝了个“霸气青提”,看着她用力嘬起红唇吮吸的样子,别有一番意趣。

“好心好意请你喝个茶,用不着在我的伤口上撒盐吧。”习惯了她冷嘲热讽的语气,知道是她的风格,倒也不会太在意。

“你不会是想向我借钱吧?我可是小本生意,资金都套在羊绒了,顶多也就是十万八万的空间。”

“嚯,还挺有钱,是个富婆哦。你放心,这点钱我还是掏得起,现在就是犯愁怎么能少交一点或是至少不要落个行政处罚。”虽是玩笑,但苏菲能主动提出来,还是让我挺感动,不愧是认识二十多年的老同学。

“这可能帮不了你,咱们这个行业不同,高大上的金融证券领域对我来说完全陌生。”

“我就是找个人说说,心情会好一些,听天由命吧。”我用吸管搅了搅果茶上的那抹芝士,笑着说道。

“如果真的很严重,你就在家画画、写字、跑跑步,提前享受退休生活也很好啊。”一贯乐天的苏菲安慰着我,“二十年投行生涯的积累应付日常开销不会有问题,在艺术上有所精进也是好事啊。”

“哈哈,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只有生活的够精彩,艺术才会有鲜活和有生命力。”

“我倒是觉得你现在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天天出差,东奔西走,没有时间陪伴家人,还要不停的在各种客户面前说着相似的话,真的有意思吗?还不是为了那份工资,你真的喜欢这份工作吗?”

是啊,我真的喜欢这份工作吗?还是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呢?从业十多年了,我不止一次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却从来没有肯定的答案。

从我的性格上看,其实属于内敛类型的,并不适合这类需要频繁跟人打交道的工作,能说会道向来不是我的标签,这也解释了我这么多年来虽然做了不少项目,

在协会的保代排名也十分靠前,但无论是客户和公司都只是将我定位为一个优秀的执行者和专业人士,从来没有机会成为管理者和决策者。

跟我同期进入君融的人虽然项目做得不多,但已经稳稳的坐在了部门总经理的位置上,我不羡慕他们,我只是清楚的知道继续在这个行业做下去,无非也就是现在这样,凭着老资格混到退休而已,职级会有波动,却几乎永远不会有管理职务。

大概是见我陷入了沉思,神情变得有些凝重起来,好久没有说话,苏菲轻咬着吸管把剩余的饮料喝完,才笑着摇了摇我的手臂道:“我说的有道理吧?好好想想,别太执着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实在不行就去烧个香,问问菩萨怎么说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