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各自找出路



周六没出门,赖在床上看阿西莫夫的神作《银河帝国系列》。自从离开学校,很少能耐下性子看大部头的作品,这仅仅是将近二十年来的第三部,前两部分别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和盐田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

阿西莫夫能够在五六十年前写出如此包罗万象的作品,里面有科幻、宗教、推理、爱情、政治、战争、理想和人性,配得上“了不起”这三个字。

这部作品为后来的科幻创作者们奠定了基调,也许可以说是理论前提,但似乎没有任何一部能达到如此丰富的程度。看书的乐趣很大一部分在于,你能从字里行间猜度作者的想法,某个情节的设置,或者是否存在真实世界的原型,甚至可以联想到是否有其他作品借鉴了其中某些部分。

就好像当我看到关于离群独居的“麦曲生人”的描述时,对于其中的“长老”、“圣堂”、“帽子”、“黎明之子”之类的语句就比较敏感,很容易想到犹太人的做派;看到男女主相遇、相爱和相守的全过程,早早的猜到作者隐藏的小秘密,而不要等到揭开的那一刻;翻到银河帝国岁月的飞跃流逝,层出不穷的英雄人物时,我又会联想到《三体》的描述;而寻找第二基地、地球的过程描述则更像是神秘推理小说,不停的出现反转,就像是《达芬奇的密码》的始祖;而经典的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似乎也从这本书吸取了不少养分,包括故事架构次序和许多设定。

更有意思的是,我在某一集里还发现了对“某种电子阅读装置”的详细描述,几乎与kindle一模一样。

长时间的沉浸在阿西莫夫为读者虚构的世界中,能够让我暂时摆脱烦恼,就连下周一要开的那场会议也不愿意去考虑,白宇问我是否需要准备会议资料,我也只是嘱咐他把时间表打印一份,让各方看看还能够拖多久。

以《银河帝国》沧海桑田的万年历史来看,庸庸碌碌的我们只不过如同尘埃,只有极少数的人物能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光芒。这么想起来,我倒是觉得舒畅一些,不至于被刘华强、谢小军那帮人的无赖甩锅行为气到,也不至于为后台愈加苛刻的审核而烦恼。

此时,我们家那只越发肥硕的灰猫慢悠悠的踱了进来,圆滚滚的肚皮几乎要碰到地面,原本纤长的四肢也已经显得又粗又短,然而似乎它的灵巧程度没有退化,浑圆的脸也更有喜感了。它左右张望了一下,看四周无人,只有主人躺在床上看书,于是试探性的挠了两下床架,发现我没有理他,当下就大胆起来,轻轻一个纵跃就上了床,蹑手蹑脚的走到我脚边,再次确认四周安全,就乖乖的趴了下来,用那双琥珀色的眼珠看着我,似乎在说:“你看我多乖,来陪你看书。”

这种场景对我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了,无论在看书、睡觉、玩手机,还是在工作、练字、画画,它总能找到某个位置,不远又不太近,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又不至于相互打扰,实在是一只很懂得相处之道的猫啊。

我们的和谐相处经常被妻子和女儿嘲讽为“异性相吸”,说是作为一只母猫可能天然的喜欢跟雄性生物待在一起。

“臭猫猫,你以为躲在这里我就找不到你了!”这种静谧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很久,小雪大概是手机没电了或者是一局游戏结束,处于中场休息,习惯性的开始了撸猫时刻。

听到女儿的声音,灰猫也感觉到了危险,整个身体缩了起来,

将背高高拱起,头尽量向里缩,只有毛茸茸的尾巴在不安的扫来扫去。小雪可不管这些,一把就将它抓了起来,强制性的让它摆出各种花样,戏称其为“烧烤架上的猫”、“圆球猫”、“四脚朝天猫”等等,它无奈的挣扎着,发出喵喵的声音,似乎在控诉小雪的虐待,但这更增加了她的快感。

小雪的这些举动我总觉得和她的抑郁症有一定关联,当心中有压力、焦虑或是恐惧但又没有很好地渠道排解的时候,通过对猫的作弄,适当宣泄情绪,体会一些作为主宰的操控感,可能对她病情的缓解也有好处吧。

所以,每次她问我“要不要来拯救猫”时,我都会淡然的回复道:“你随便,高兴就好!”以至于灰猫见到小雪都产生了条件发射,但凡能看的见自己的窝,必然第一时间躲进去,就连头和尾巴也非藏进去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