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第一份邀月文报-第2/2页





    万般风情、亭亭玉立,炯娜多姿是青竹。

    文静高雅、自然天成,甘于孤寂是青竹。

    不求闻达、经风霜雪雨、坚韧不拔是青竹。

    百般柔情,绝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是青竹。

    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清淡高雅,一尘不染是青竹。

    不图华丽,不求虚名、心无杂念是青竹。

    心胸博大,豁达开朗、不求索取是青竹。

    “我们读书人,就应该像青竹一样,文静高雅,虚心劲节,绝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

    说到这里,旁边的祝英台借机说着,“杨师,既然青竹这么好,能否请杨师,为《邀月文报》的封面青竹,写上一首诗。”

    杨晨兴致勃发,也不拒绝,当即提笔,一气呵成,挥笔立就,一首有关青竹的小诗,出现在《邀月文报》的封面,青竹的旁边。

    诗画相得益彰,文气喷薄,灵光透纸。

    祝英台一双美丽的眸子,犹如天上的星辰,亮晶晶的,凑到近旁,向着封面上瞧去,便见上面写着一首小诗。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小诗一成,便有着才气汇聚,这些才气被杨晨用儒法摄住,使之留存在封面上面,使这第一本的《邀月文报》成了一件文宝,可以镇压《邀月文报》的气运,使之连绵不断。

    “好诗!”

    这段时间中,祝英台潜心苦读,学问大有长进,看到杨晨的这一首诗,便忍不住出口赞叹,眸子里光芒流转,带着隐隐的羡慕和崇拜。

    这样的男子,数百年、数千年才能出现一个吧,若是有女子能得此郎君,改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到幸福的事情。

    “多谢杨师赐诗,有了这样一首诗,咱们文报的档次,立即就提升了不少,将来说不准可以吸引天华府、大周朝,乃至列国的读书人踊跃投稿。”(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