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梁山泊与马文才-第2/3页





    马文才眼神有怪异的看着自己的师父。

    这还是人吗?

    就算是儒道圣人,也不过如此吧?

    我听人说,五百年必有圣者出!

    圣人生而知之,犹如明灯,可以指点世间,给世间带来光明,照亮前行的路!

    难道说!

    自己的师父,便是传说之中,生而知之,五百年难得一见的天生圣人?

    就算不是天生圣人,估计也不会差太多了吧!

    马文才激动!

    兴奋!

    甚至有些颤抖起来!

    “师父,是真的吗?”

    “又是一部不比《三字经》差的传世宝典?”

    杨晨点头!

    “准备好笔墨纸砚,为师先背诵一些其中的句子,你仔细记下,好好揣摩!”

    “这部经典的名字是《千字文》”。

    “我要背诵了,你且记好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

    《千字文》每四字一句,共二百五十句,共一千字!

    篇幅并算长!

    杨晨徐徐念来,不慌不忙,不急不躁。

    马文才则是认真的听写着,每有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便虚心请教。

    《千字文》通篇没有一个重复的字,而且四字成句,十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也是非常的丰富。。

    《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从有了天有了地,再继续说日月、星星、霜雾、天气的变化等等等,有了天气的变化,当然就有了金银珍宝这些等等东西,有了东西,当然就少了不了人吗?当然也就说起了人类的早期历史:“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接下来,就是《千字文》的第二部份,有了人,当然就要讲人的道德修养的问题,再接下来,就是统治有关的各方面问题,当然少不了对国家盛况的描述了,像什么“宫殿盘郁,楼观飞惊“......“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除了这些浮华的东西之外,最后就讲到了对美好田园生活的赞美,要吃还是百姓饭,要穿还是家常衣了,到了这里,也就走到了这本书的尽头了。

    师徒二人,一念一写!

    写到第九百九十九个字的时候,杨晨停了下来!

    只差一个字,这本书,便要成书!

    不过,这样的千古经典一旦书成,定然有天降异象!

    凭着自己的白玉枝条,也不一定能够压制这种异象的爆发!

    这一段时间来!

    杨晨已经快成天降异象的专业户了!

    早已经惹得全城瞩目!

    此时却不想,再弄的引人注目。

    “师父,怎么不说了,这最有一句,明明是差一个字!”

    杨晨摇了摇头,“这本是千古经典,书成之时,必然天降异象,全城轰动,会引起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本书,你暂时看着,等你学习完成之后,为师在补上最后一个字!”

    马文才有些遗憾!

    一部经典,因为一字之差,不能成书!

    “文才,你日后好好学习《声律启蒙》、《三字经》、《千字文》,等你通读三本书,理解了其中蕴含的意思的时候,我再教授你其他的东西!”

    “这三本书,都是经典之神作书吧,切记不可囫囵吞枣,要沉下心来,精读此书,边读边把所思所想,做成笔记,遇到疑惑的地方,先自己想想,真想不通,再来询问为师。”

    “要知道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马文才凛然!

    “师父,徒儿记下了!”

    “徒儿一定会,不断学习,不断思考!”

    杨晨点头,“那样就好!”

    “今天就到这里吧,我还要去天然居中,把《西厢记》讲完,你是自己在这里学习,还是随我一同前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