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第 149 章-第2/3页





    何清贤对陈廷鉴不客气,面对少年皇帝,天下民生所赖之君,何清贤发自内心地敬畏且虔诚,当即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跪拜大礼“臣这性子,素来不为帝王朝臣所喜,承蒙皇上赏识才得以进京入阁,臣感激涕零,此后余生皆愿为皇上驱使,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陈廷鉴就站在一旁,看着趴在地上的老友,再品味一番老友的话,真是不知该说什么好。

    戚太后目光含笑地看了他一眼。

    元祐帝离席,亲自扶起何清贤,说了一番让何清贤眼眶泛红的勉励之言。

    不过,元祐帝也没忘了替陈廷鉴说话“这次阁老能够入阁,还要多亏先生力排众议。”

    这是事实,自打元祐帝宣布了新的阁老人选,原来反对新政的那波官员纷纷上书反对何清贤,甚至一直保持中立的官员们也上书反对,而这些,都是陈廷鉴压下去的。

    何清贤幽幽地瞥了陈廷鉴一眼,毫不客气地道“不是皇上、娘娘想用臣,他哪里能想起臣。”

    元祐帝眼底掠过一抹尴尬。

    陈廷鉴并不计较这些,等君臣寒暄够了,他将话题提到了新政上“皇上、娘娘,如今已经是冬月,再有月余就要放年假了,先前内阁草拟的清丈条例,不知皇上、娘娘觉得是否可行”

    戚太后看向何清贤“何阁老刚刚入阁,可见过清丈条例”

    何清贤道“回娘娘,陈阁老在给臣的书信中附了一份,只是臣认为此条例不妥。”

    戚太后示意元祐帝落座,虚怀若谷地问“还请何阁老详说。”

    何清贤抬起头,昂首挺胸地道“太祖开国时曾经下令清丈过全国田地,当时算出全国共有八百一十二万顷,按理说,随着百姓年复一年的开荒,全国田地该越来越多才是,可翻遍二百余年的赋税账簿,这地却是越来越少,若臣没记错,去年全国登记在册的田地,竟然只有四百六十七万顷。”

    元祐帝暗暗攥紧拳头,少的都是他的地啊

    陈廷鉴道“所以才要重新清丈田地,让官绅豪强将瞒报的田地吐出来,登记在册照常纳税。”

    何清贤“可他们瞒报的田地包括一些没有瞒报的,也是从百姓手中兼并而得,朝廷这么一算,倒是承认他们兼并的田地也符合律法了,这叫什么道理依臣之见,应该严格按照我朝律法重新清丈,凡属兼并的土地都应查抄重新归还百姓,拒不归还的,无论宗室官绅,一律当斩”

    陈廷鉴“你说的简单,天下官绅兼并田地者不知凡几,朝廷既要动用这些官员去清丈田地,又要没收他们的田地,哪个官员肯做你当天下官员都如你这般清廉”

    何清贤“贪官都是一步一步纵容出来的,朝廷早该严格依照太祖朝的律法严惩贪官了,贪一个杀一个,自然无人敢再贪。”

    陈廷鉴“全都被你杀了,谁替朝廷做事谁又敢在这个时候当官官都没有,你靠谁执行律法”

    何清贤“总要有人跨出这一步,谁都不去做,光清丈田地有什么用你今天查出来一些瞒报的,明年还会有新的瞒报的,他们瞒报了,登记在册的田地总数不变,这部分就得算在百姓头上,百姓已经够苦了,还要承担贪官们少交的税,你是要逼死他们吗”

    陈廷鉴“这次清丈只是测量田地,各地赋税总额仍按照去年的执行,把官绅豪强瞒报的田地查出来,百姓们那边分摊的赋税自然变少了,难道不是惠国利民”

    何清贤“你把那些贪官想的太傻了,他们贪了几辈子,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光我便能想到几个办法对付你,首先,你要量地是吧,我可以把根本无法耕种的山林滩涂算进去,这样地多了,账本上好看了,可山林滩涂种不出粮食,这部分的赋税还得加到百姓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