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162-第2/3页





    哥伦比亚这样的阵容无疑是非常“欧化”的,而此前和哥斯达黎加的一战也显示了他们不仅人员欧化,打法也和欧洲球队一般无二。

    其中,1米91的门将马丁内斯、1米86的中卫耶佩斯、1米84的瓜林、1米85的前锋拉莫斯……就连最矮的法尔考也有1米77,这支哥伦比亚队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米82,是所有参赛球队中平均身高最高的一支。

    粗壮高大的身材、简洁明快的球路、频繁进行的高空轰炸、严明的战术纪律,听起来一点都不像是南美球队该有的风格,更像是在介绍英格兰或者德国,但这确实就是现在的哥伦比亚贴在身上的符号。

    但要知道,13年之前,这支球队可是比巴西队更强调技术,比巴萨更讲究短传,被称作是世界上最会绣花的球队。而如今变化之大简直让人瞠目结舌,首战过后,哥伦比亚得到的注意明显得到了提高,很多人都想知道,改头换面后的哥伦比亚到底能走多远。

    哥伦比亚的这番变化主要在于其主帅达里奥·戈麦斯的努力。

    哥伦比亚足协于去年将戈麦斯重新请回,这位南美名帅曾带领哥伦比亚打入1998年世界杯正赛,也是1990年和1994年两届哥伦比亚队的助教。戈麦斯以多变的战术风格赢得了“南美智多星”的称号,2002年他曾带领厄瓜多尔队赢得首张世界杯决赛阶段入场券,首战击败法国队就是他的得意之作。

    当他今次再度拾起哥伦比亚队教鞭后,他对球队阵容打法进行了大变革,最关键的就是用有创造力的进攻型边前卫代替了短传渗透式的经典10号。他更偏爱身体素质出色,速度快的球员。

    而其魄力与果敢和巴蒂斯塔完全就是两个风格,也不怪巴蒂斯塔如此忌惮。

    总之,与哥伦比亚的阿根廷本土美洲杯的第二场比赛,就在巴西主裁判法冈德斯的哨响中开始了。赛前准备做的再充分,足球还是得在球场上见真章。

    虽然巴蒂斯塔对攻克这场比赛的难度有了充分认识,但是他没想到,会这样的难……

    经过挑边之后比赛开始,阿根廷首先开球,和上一场比赛一样,阿根廷牢牢控制住了球权,皮球在他们半场兜来转去,但威胁却首先来自哥伦比亚。

    开场仅5分钟,哥伦比亚就得到了一次角球和一次右路任意球,虽然都被解围,但节奏显然已经不在阿根廷的掌控之中了。

    随后,阿吉拉尔对特维斯放铲犯规被黄牌警告。一分钟后,和萨内蒂换位踢右后卫的萨巴莱塔突入禁|区后传中,可惜阿根廷门前的包抄人员慢了半步没有抢到落点,被佩雷亚挡出。和罗霍相比,年龄较大的萨巴莱塔对于插上进攻显得更有自信。

    第8分钟,梅西禁|区前沿横向带球后远射,球被哥伦比亚后卫封堵。半分钟后,接到梅西传球的巴内加再度尝试远射,球偏出左门柱外。这也是消失了八分钟后的梅西第一次出现在各路解说员的口中。在球场上,梅西有时候会故意玩消失,分散对手对他的注意力,以在机会更好的时候,得到的掣肘也更少。

    这场比赛对于阿根廷,对于他,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当梅西在看台上看到那些支持他的球迷高举着的横幅,头像,还有那行让他印象深刻的巨大文字“梅西,救救我们”,耳边听到的是“莱奥、莱奥”呼喊,这些都让他动力十足。

    此时的梅西还很有策略,也比较沉静,前几天充值的信仰还在发挥着作用。

    但是阿根廷的进攻却始终没有起色,甚至隐隐有被哥伦比亚的锋线尖刀逼得狼狈不堪的迹象。

    巴蒂斯塔是看出来了,戈麦斯的打算原来和他一样,明着是433强攻阵容,实际上,打的也是“防守反击”!

    巴蒂斯塔的战略是这样的,一旦坎比亚索或者巴内加得球,则立即直传交给梅西,或者由马斯切拉诺及两名中卫从后场大脚长传,直接吊向两边路,由边锋或者边后卫进行冲刺。

    但这种单一的进攻方式此时却进入了泥沼,陷入困境。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哥伦比亚踢的也是防反,后卫线退守得极快,加上阵中球员大多身体素质好速度又快,就算阿根廷快攻也很难起到作用。十几分钟过去,阿根廷甚至连哥伦比亚的禁|区都没有进去过几次,甚至大多时候他们只能尝试远射,有些赌运气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