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风雨过后再从头



也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刘娜从县里一位高人那儿得到了一帖制造肾炎的传授“秘方”。该方如下:

取本人新鲜尿液适量,本人鲜血少许、新鲜鸡蛋清少许、加入尿中调匀待查,然后在检查前半小时吞食“麻黄素”两片,用以升高血压,加重症候。

如此炮制,肾炎即可成矣!

……

服用此“秘方”之后,刘娜果然让她爸爸通过县医院给邱明开具了肾炎病情证明。

那天晚上,邱明、潘杰、贺凡、张岩、刘娜坐在煤油灯下,邱明拟了一篇要求回城治病的申请报告,全文如下:

本人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已经两年了,深感广阔天地是大有作为的。

本人在两年时间里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不幸身患严重的肾炎,丧失了劳动能力。现申请恳求回城休养治病。

待本人疾病康复痊愈之后,一定再上山下乡,再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所有人都捂着肚子笑个不停,连邱明本人读完后也捧腹大笑……

写好了回城休养治病的申请报告之后,邱明第二天一大早就找到生产队郭书记。

郭书记看完病情证明和申请报告后,沉思不语。

邱明见状立刻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从报告下方递给了他。

郭书记眯了邱明一眼,赶忙将信封放进口袋。

立刻拿起钢笔签字并盖了生产队的公章,立即带着邱明到公社帮助盖公章。

吃完中午饭后,邱明告别了郭书记,直接来到了县知青办,找到了两年前报到时认识的老张。

老张一边看手里的证明和报告,一边关切地问邱明:“你……心里有把握吗?”

“啊!把握?有!差不多吧……”邱明听他这么一问,不明白啥意思,脑子里转了一个大弯,使劲地点了点头。

“可不能差不多啊,最好能一次成功!”老张关切地看了邱明一眼。

“嗯……谢谢!”邱明这才明白过来,感激地看着老张。

老张一边签字盖章,口中一边念叨:“嗨!你这是肾炎,张X是肝炎,王XX是肺结核,刘XX是腰肌劳损,林XX是美尼尔氏综合症……”

一些希奇古怪的疾病名字,邱明有生以来还是头一回听说。

他心里明白,老张这是在告诉自己,那些都是与自己一样上山下乡的知青,也都是因为家庭出身问题而被拒之门外,而如今都迫不得已走上了这条曲线返城的无奈之路……

多少年之后,每当邱明回想起当初的这件事情,无论是农民还是基层大多数干部,对所谓的家庭出身有问题知青的关心、爱护、帮助、热情,一直心存感激之情。

忙乎了一个多月,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要想病退回城,最后一道关口就是原户口所在地宁州市知青办了。

据说原户口所在地知青办的审查极其严格,尤其是遇到个别较劲的人,无论何种疾病都要派人全程复查,许多人都栽在那里,功亏一篑,遗恨无穷。

然而,此时此刻的邱明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

“面前就算是龙潭虎穴也必须闯过去!”潘杰陪着他当天马不停蹄地赶往省城……

第二天一大早,邱明撒了一泡尿,和着自己的鲜血、鸡蛋清,调制好了准备复查的尿液,装了四个小药瓶,分藏在浑身上下不同的地方,然后呑下两片“麻黄素”,心里默默祈祷,

口中念念有词,大步走向宁州市知青办。

生死成败,就在此一举。

宁州市知青办院内的一间大办公室里,人头攒动,办事的、观望的、打探消息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接待的是一位很干练的中年男人。

当邱明递上病情证明和申请报告时,只见他把所有材料上各级的签字、盖的公章,翻来覆去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几遍。

然后盯着邱明问道:“请问,你得的是什么病?”

病情证明上面不是都已经清清楚楚写着的是肾炎了吗,他为什么要这么问?

是为了进一步证实什么?试探?还是公式化的提问?

邱明心里顿时七上八下的……

“是肾炎,”他赶紧恭恭敬敬地回答:“是肾小球性肾炎。”他又急忙补充说道。

“你复查过吗?”干练的中年男人又问。

“复查过,是县知青办的同志带我到县医院复查的。”邱明指着那张县医院的病情证明回答。

这时,中年男人对着那张县医院的病情证明翻来覆去仔细地看了几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