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苟且偷生



    听到君歌的反问,韩玉比刚才更惊讶:“他要娶的不是你?”

    这下,君歌也懵了:“没听说啊。”

    只有苏辰,微微抿了一口茶水,波澜不惊道:“不仅眼瞎,心也瞎。”

    他说完,韩仁向他投来了无比同情的目光。

    周启是聪明的。

    从他得知韩玉早就知道自己是装傻之后,就彻底换了个模样,从先前使着小性子非要把她留在身旁,变成了直球,天天堵着苏辰回家的路。

    因为整个韩府烧得什么都不剩下,原址重建也还需要不少时间,韩仁和韩玉,这些时日也都借宿在苏辰的府里。

    “苏爱卿,这事情你得帮朕。”周启揉着自己的太阳穴,一手奋笔疾书,头都顾不上抬起来。

    他说完这句话,还插着一句吐槽:“林州那群家伙是不是有什么毛病,朕还没死,修什么陵园建什么庙?!是活太久了闲得慌?”

    说完,他摆了摆手,又重复了一遍:“你得想想办法帮朕啊!你也看见了,几个忠心耿耿的老臣子,天天都在叨叨皇室子嗣太少这件事。话里话外那意思,就好像在说,甭管是什么人,多大年岁,只要是个姑娘家,能生个皇子出来,他们就认。就好像朕这个年岁,已经到了娶不到媳妇生不了孩子,需要他们满天下给朕物色佳丽了一样。”

    苏辰蹙眉,看着他身旁憋着笑,端了一盏茶水,放在书案旁的沈钰,瞧着他微微点头的样子,有些无奈道:“两情相悦,为何还会弄成这样?”

    闻言,周启握笔的手顿住了。

    他抿了抿嘴,放下了手里的红笔御批,抬头看着苏辰:“……你还记得太上皇是为何登基的么?”

    五十一年前,周启的皇爷爷利用阉党,削掉了世家大族,留给了周益龙一个忠心耿耿的,却权倾朝野无人抗衡的阉党。

    五十一年后的今天,当逐渐失控的阉党被彻底肃清之后,大晋达到了空前的集权。

    也正因为再也无人可以威胁皇权,所以周启才能开始大刀阔斧地对整个官制进行改革。

    将原本乌烟瘴气的科举制度全面肃整,减免苛捐杂税,发展农业的同时,鼓励商业和航海。

    沉寂了近乎七八十年的大晋,再一次显现出了勃然的生机。

    他望着苏辰,半晌才叹息道:“当年,和周氏一起拼出天下的家族们,只剩下不掌权、不夺势,依旧保守初心的韩家。韩玉担心我们牺牲了那么多人才有如今局面,若是因为她入了后宫之后,再因着后宫之争,渐渐又掀起世家大族之间的明争暗斗,会毁了这些基业。”

    苏辰了然点头:“言之有理。”

    却见周启咂嘴:“有什么理啊?!”他指着眼前堆在地上像是山包一样的奏折,“就这,朕还有那扩充后宫的闲工夫?朕连去见她一面的大晋女御史(少尹)快书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