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避人耳目



    陈千南一案后,明面上是东山镇县令陈海,戴罪立功,回东山继续任知县。实际上是太子和苏辰故意运作的结果。

    一个戴罪的臣子,很难再受重用。

    便是以此为遮蔽,让陈海回到东山镇,暗中追查陈千年一案的细节。

    在当地这么出名的人物,干出十恶不赦的大事,却能够让身为县令的陈海一无所知。

    就算有大人物在他身后打点,也未免太过只手遮天。

    “下官的调查,卡在了他往京城运河里捐银子一事上。”陈海仍然如先前那般,说话做事一板一眼,“目前知道他是通过途经东山的北吴使臣,与京城的某个大员搭上了线。”

    “陈千南出银子修运河,他做的那些龌龊事儿,就进不到京城来。”他说,“再往上,这大员是谁,银子出了多少,又到底有多少真的修进了运河里,线索就断了。”

    “下官待罪之身,也不好进京调查,怕打草惊蛇。幸好林夫人的商队正要入京,这才乔装跟来。”

    他双手将信呈上,很是恭敬。

    “具体的细节,都写在里面了。”

    苏辰瞧着面前的陈海,经过东山陈家一案,他已经不似当时那样棱角分明,处处都要遵循个规则制度了。

    夜风阵阵,吹得屋内的烛火忽明忽暗。

    苏辰颔首,将信接过来,瞧着上面清秀的小字,抬眼问道:“这本应交给御史台。”

    涉及官员,本应是巡按御史监察的范畴。

    陈海当然懂。他点了下头,沉默了许久之后,才郑重道:“下官本想亲自交给君御史,但……”

    他看向苏辰:“君大人做御史只有三年,此案背后错综复杂,下官并非信不过君大人,只是觉得……”他顿了顿,“太危险了。”

    “一步错,步步错,之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他自嘲般笑了一声,低下了头。

    这个曾经在苏辰面前趾高气扬的男人,没在时间的消磨里折腰,没在金钱与美色的诱惑里迷失。

    却终究被自己犯下的错误,削平了棱角,变得更加圆滑。

    “以前下官不懂,不懂什么叫退一步,就仍有翻盘的机会。”他抬头,眼眸里映着苏辰平静的容颜。

    半晌,才摇了摇头:“直到我亲眼鉴证了秋生的死,见证了林氏隐忍不发的样子。”

    陈海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

    那沧桑的手掌,在他眼里好似染着无数无辜者的血与泪。

    “下官愚钝,到现在才明白什么叫蛰伏。”说到这,他干笑一声,佝偻着腰,许久没有再吭声。

    若当年知晓这些道理,兴许那么多无辜百姓,就不会惨遭毒手。

    他到底还是太自负了。

    “知错能改,便是成长。”苏辰道,“面对问题,不再逃避,便是成熟。”

    他微微笑起:“剩下的,就让我来吧大晋女御史(少尹)快书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