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独罔罔断缘契



独罔,故归。

一纸契约,人两段。

站足在原地的他,那痴目的双眸一直看向着垂涎而下的画像。

微微燃起的烛火,将画中的人儿照得极其光泽。

轻声而推开的门,一身白色的身影借着倒影步步而入。

瞳孔中被烛火所照耀的目光,亦是微微地抬头看向那画像中的人儿,心却是不由地拧紧着,

视线亦是渐然而下,看向那未曾下完的棋盘。深邃的双眸变得***的暗淡:"皇上又为何事而犯愁?"

"还不是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奴婢,竟然将皇后放出来。"一想起此事,他便是***的头疼。转身时,那双怒意的目光一直看向着梓桐。"朕命令你不是一直在皇后之处看守着,这如此重大的事,你怎就毫无察觉?"

先前,他一直担忧她会被人发现。只要他一回宫,定会让他前去探望那儿的一举一动。可如今倒好,昨晚他明明在此处,却依然让此事发生。

"属下是听命皇上的差遣,关于看管皇后一事,属下自有论断。至于那个奴婢,属下曾见过几次,只是送些饭菜,并无任何的过多的举止。"

梓桐俯身而下时,终能看到他双拳紧握,全数中的怒意,想必亦是在这其中。

那一晚,他的确目睹了全部,自当是知晓她本便是无辜。

如若他未曾亲眼所看,依她的心性,与之无冤无仇,又怎会轻易的杀之。

自从离开赫连浦后,她的手从未沾满一丝的血迹。

自有论断?

若非当年他所救,他又怎会活到今日。他今日所拥有的一切,全都是他自己所给。这份恩情,他不得有任何的有误之错。

不屑地轻扬哼笑之:"你敢在朕的面前说得自有论断,好大的胆子。"

"属下并非大胆,多年来皇后不曾被人解救。属下便以为..."

"如今,可还是你以为的那般?"

这件事,所有的后果皆是来自赫连宬。若非是他,想必亦不会有昨晚之事的发生。

方才,见她一直担忧的都是皇后一事,亦从未见她为何人如此的担忧。

那一刻,他第一次有了疼惜,那般触及地疼楚。

站在原地的他,特此言道为之求情。

"可是,依属下觉得,此事定有人陷害。那一晚,属下曾见漪妃前去,亦亲眼见到有人那宫婢之死。反而与皇后一同出现的那婢女,想必是成了替罪羊。"

替罪羊?

微眯着双目,对与他这番话,侧转过身子,倒是深深地凝思了一番。

"你可有看清是何人?"

"不曾看清。"哪怕,他知晓是何人,亦是不会亲口相告。

只因,他自知此事的后果,定会牵连与她。

就算此事告知与否,对于赫连宬的心性,向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未将此事放在心中。只要此事与他利益无关,他自然可不必接手。

倒是前朝之事,哪怕一直都是由太后处置,这么多年来,他想掌权,亦是无可能。

朝政大权一旦落入他的手中,这天下,定会翻手复云。

不曾看清?

如若,当真如他所言,那么这件事定然是有人搞鬼。

可如今,如何悄无声息、未曾将此事当从未发生的宇文念慈,这是她最为之操心之事。

今日特意叫他前来,无非是为了帮得谋划,亦是必须想得两全其美之法。

不过,先前虽与在太后那儿说得几番话,看似糊弄言之,可他中间不信,太后对于此事不曾有过任何的不满。

她想要的终究只是宇文氏的满门抄斩。

他宁愿相信宇文氏不曾通敌,这样一来,他与念慈之间,断然不会分离七年。

可是,当证据摆在眼前的那一幕时,他又不得不信。

那时,是他下的旨,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那道圣旨...

紧握地双拳,渐然地松懈。闭上双目凝思,缓缓一道:"现在朕只是不知,皇后一事究竟该如何处置,还有那宫婢。"

对于处置一事,他自当不曾放在心上。晓月必须活着,这是他允诺她的承诺。

"皇上并未废了皇后,众人皆是不知皇后是被皇上藏起,就对外宣称皇后七年来,一直在寺庙内,为宇文氏的赎罪。至于太后,皇上便是说得,宇文氏的后人早已被灭,留下皇后,也是皇族的恩德。毕竟,七年前,皇上并未说得皇后之死,这个秘密必须圆得圆满些。不然,那些在背后议论之人,定会为皇上所做之事诟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