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文远,万万不可!-第2/4页





    张立哂然一笑,却也不再去看许仕达,开口一语:“陛下,臣愿用军功保荐徐文远入朝为官!”

    这一句话,张立说得掷地有声。说得夏锐面色已白。

    因为夏锐当皇帝的时间已不算短,第一次遇见这般情况。第一次遇见真的有人当面与他作对的情况。连带欧阳正那般的人,虽然讨人厌烦,也不过只是在旁喋喋不休苦口婆心的劝诫,而不是如张立这样好似顶撞一般。

    但是张立又好似情有可原,因为刚刚赶来的张立,不知道此时是个什么局面。

    夏锐第一次如此棘手,看着下面那个刚刚凯旋而的主帅大将,不知该用什么话语去拒绝他提出来的请求。唯有开口:“爱卿,此事当从长计议,有功自然要赏,但是爱卿也不能把自己的功劳给了别人。朕知你忠心,但是举荐他人为官,也不是这般的程序,若是人人都这般举荐他人就能为官,岂不是到了秦汉之时?”

    一旁的卫二十三,好似也松了一口大气,便是知道那违心的事情,有了张立在此,今日大概是不会发生了。卫二十三手中的那柄宝剑,不用去杀不该杀之人了。

    不料张立开口又道:“陛下,我朝先于秦汉之处,便在于科举,以寒门上升之道,更是发掘人才之法。徐文远本就是进士出身,而今又在军中立功,入朝文官不违祖宗法度,是最适合不过的事情。”

    夏锐愿意与张立解释那么多,大概就是因为张立功勋在身,合该重视。但是此时夏锐又说不过张立,不知拿什么言语再去说服张立,唯有说道:“张爱卿,事情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欧阳正私自派亲眷插手战事,已然逾越,此时一定要调查得水落石出。爱卿凯旋刚,正是旅途劳顿,合该好好休息一下,晚间朕亲设大宴,为爱卿庆功。”

    张立好似浑汉一般,就是听不懂话语中的意思,开口又道:“陛下,欧阳公从未私自插手过军中之事,欧阳公乃君子清流,岂会做这般事情。徐文远乃大才之人,陛下一定要亲近重用,不可错失人才。”

    局面尴尬起来,徐杰站在一旁,与张立投去一个感谢的眼神,便是徐杰自己也没有想到张立会这般不顾一切来帮自己。

    夏锐却沉默了,不时转眼去看许仕达,大概是在示意许仕达开口说话。因为夏锐自己,实在不知该再说什么,但是夏锐的目的是必须要达到的。这个目的就是必须要把欧阳正与徐杰两个人治罪。

    许仕达更显为难,却又不得不开口:“想来张大帅还不知晓,欧阳正已然下狱待审,大理寺正在加紧调查之中,所以陛下才说从长计议,张大帅可不要被事情的表面蒙蔽了。此事还有许多台面之下的细节与龌龊,陛下圣明,必然会秉公处置。谁人清白,谁人有罪,自然有个公正的说法。所以还请张大帅稍后些时日,待得一切水落石出了,张大帅就自然会知道其中具体了。”

    张立闻言大惊,他是真不知道欧阳正已经下狱了,眼神立马看向许仕达,如同要杀人一般,呵斥道:“许仕达,你这个小人,你到底与陛下进了什么谗言,欧阳公岂能下狱?朗朗乾坤,百官万民,你就不怕世人戳你脊梁骨吗?”

    许仕达哪里敢去看张立那要杀人的眼神,连忙把视线躲避了一下,开口接道:“张大帅,是非曲直,自有分说。在下忠心,日月可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江山社稷,待得水落石出之日,张大帅便知今日是误会在下了。”

    “误会?你他娘想死不成?老子今日就成全了你。”张立已然怒不可遏,他是如何也没有想到欧阳正会被下狱,这件事情的罪魁祸首,张立已然都归到了许仕达身上。张立对于许仕达的愤怒,也不是今日刚起,从许仕达举荐他到边镇领兵,再到许仕达拿着皇帝的宝剑在军营里指手画脚,张立早已对许仕达愤怒非常,若不是张立并非宗庆那种真正的战阵浑汉,这许仕达早就在张立手下吃了无数苦头了。

    到得今日,张立已然人不可忍。说话之间,甚至就要拔刀,唯有杀之而后快,不气其他,气的就是连欧阳正都能陷害,这样的人,还留在朝堂有何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