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落寞-第2/3页





    徐杰说了一句不明不白的话语,听得王元朗一愣。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也简单,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赖着,拖着,管他京城如何催促。因为京城实在无人可用了,李家之事,不知有多少军将下狱,也不知有多少军将获罪革职。几乎把军队主要打过仗的将军都清洗了个遍,也是无可奈何,谁叫李家当初势力那么大,许多人即便心中不愿意,为了保住官职,多少也要攀附一二。

    如今,张立都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就是徐杰所言的无可奈何,总不至于让许仕达之流上阵领兵。也不可能让那些大学士,相公之类的七老八十来领兵。

    王元朗皱了皱眉,并非觉得徐杰办法不行,因为王元朗也这么做过,比如皇帝让他奔袭大同城,他也没有做。但是其中也有问题,所以王元朗开口问道“即便京城无人可换,张总兵可扛得住?“

    王元朗问的是扛得住什么?自然是扛得住压力,能不能扛得住京城里的压力。抗旨不准,可不是人人都敢做的事情。

    张立闻言,倒是也聪明,立马插言道“王枢密,只要能胜,都听徐贤弟的即可,只要战事胜了,皆可皆可。”

    只要战事能胜利,什么都不是罪,就算不升官,保着官职也是赚了,皇帝总不能去处罚一个凯旋而归的主帅。一旦战事败了,那就什么都是罪了,罄竹难的罪过。这个道理,张立是真的想得明白。

    王元朗却还是皱眉再问“即便如此,室韦人该怎么办?室韦人越聚越多,常凯一旦顶不住压力,随时把那关口打开,当如何是好?”

    这就是速战速决的必要性,徐杰拖着,一旦真把事情拖到这般地步,后果不堪设想。王元朗速战的压力,一部分来自京城,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草原室韦。

    徐杰环看左右,说了一语“王枢密,可否你我单独一谈?”

    王元朗见得徐杰如此严肃,看了看左右,说道“你们都出去片刻,待我与徐文远谈上一谈。”

    左右军将自是不太愿意,看了看王元朗,又看了看徐杰。袁青山说了一语“徐文远,你与这位张大帅若是真的顶得住汴京陛下,我倒是服气了你们。”

    恨恨一语说完,袁青山转头就走。顶住京城的压力,风险可不小,愿意冒这个风险,已然值得这些上阵杀敌的军将们佩服。

    这也就是各司其职,愿意为部下冒风险的上官,才能值得部下信任,这是互相信任的基础。

    徐杰只是笑着点点头,目送众人出去。

    不想一旁的张立开口问了一语“徐贤弟,我要不要出去?”

    徐杰听得一愣,连忙答道“张大帅自然不必出去。”

    倒是徐老八不多问,直接往外就走。

    “说吧,让老夫听听你胸中有没有点沟壑。”王元朗说了一语。

    徐杰舔了舔嘴唇,已然低声开口。

    大帐之外的声音,却比大帐里面的还要大。

    宗庆与袁青山,两人都是当初太原府里王元朗的心腹,而今也是王元朗麾下最能打的将军,两人都是老将,如猛张飞一般的袁青山,已然快六十岁了,面上没有丝毫褶皱,但是须发却白了大半。宗庆看起来像个农家汉,一身甲胄也穿得歪歪斜斜,颇有点兵痞的味道,也五十出头。

    两人面前的这些军将,却大多年纪不大,并不见一个白发之人,昔日里这些人,大多只是偏将副将小将,王元朗的提携大恩,自不用说,这也是这些人为王元朗如此卖命的原因。

    在场就属宗庆与袁青山资格最老,地位最高。

    所以主要说话之人,也是这两人。

    “老袁,你道那小子能不能说出个花来?”宗庆还是不信任徐杰,这也是正常。

    “听他刚才的话语,倒是知道这仗该怎么打,并非夸夸其谈,若是大帅认可的他的计策,当是可行的,稍后看大帅的意思就是。”袁青山答道。

    宗庆却又道“老子就是气不过,到底给谁卖命呢?卖了这条命去,给谁加官进爵呢?他娘的。”

    这才是军汉的心思。

    “稍后听大帅怎么说吧,不论给谁卖命,这仗终归还要打,总不能给室韦人卖命。”袁青山说得一语,说出了一些无奈。不管最后谁得了好处,但是怎么也不能让外敌得了好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