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父子,男女(8100,感谢搬砖大咖万赏)-第2/6页





    夏文解释着小时候生气的原因,孩童时候多好奇心,玩荆棘的枝条,便是觉得荆棘有刺,玩的就是荆棘上的刺,刺破手了去寻当初连太子都还不是的父亲哭闹,自然也是为了获取安慰。夏乾怕这木刺再一次伤到了自己儿子,就把木刺都刮掉了,孩童夏文,自然也就觉得是夏乾把他的玩具给毁了。

    老皇帝夏乾说这一番话,岂能没有寓意?听得夏文还说那“父皇恕罪”的话语,夏乾不禁皱了皱眉头,这个二十多年前的故事,夏乾现在怎么可能还会生气,哪里又需要什么“恕罪”?

    父子二人回忆童年,夏文却还是这么谨小慎微,夏乾感受到了,心中却有些不舒服。

    再听夏乾开口问道:“文儿,为父还如当初,你可还如年幼?”

    老皇帝说的这个故事,寓意兴许已经很明显了,荆棘依旧还在夏文手中玩着,荆棘上的刺,老皇帝还是要拿刀刮干净,如此老皇帝才能放心把这荆棘给自己的儿子玩耍。

    夏乾还如当初,如当初一样要刮掉那荆棘上的刺,夏文还是不是年幼那般不懂父亲的好心?

    这个问题问得夏文有些犹豫,夏文太过在意许多事情,在自己的父亲面前太怕说出话语,怕说错了话语会给自己不好的结果。

    夏文心中在想,是答自己还如年幼?父皇会不会觉得自己不成熟,没长进,过于幼稚?

    是答自己不是年幼那般?父皇又会不会觉得自己失了初心,少了纯真,多了城府,多了心机?

    夏文诚惶诚恐,患得患失,犹犹豫豫。

    老皇帝极为耐心,就这么注视着自己的儿子,等着自己的儿子回答这句话语。

    “儿臣早已不是年幼那般幼稚可笑,但是儿臣也还不忘初心,君子立身立命立德,儿臣苦读圣贤,只为追求先贤仁德之道,做一个顶天立地之君子。”夏文说出了心中最佳的答案,已然滴水不漏。

    老皇帝想听的答案,显然不是这个滴水不漏的答案。老皇帝有些失望,失望自己的儿子竟然不能与他进行一番真正的交谈。失望这个儿子听不出自己的画外音,听不出自己故事里面的寓意。

    老皇帝也有些着急,着急这个儿子怎么连这点聪慧都没有。所以心思一沉,有些直白了,口中直道:“文儿,你若为太子,你若为皇帝,这份基业,该如何去守?”

    老皇帝兴许真的是有把这份基业交到夏文手中想法,否则老皇帝也不会说出那荆棘的故事,更不会直接说出“太子、皇帝”这样的话语。却是这老皇帝还有担忧,对这个儿子还要有一番教导,有更大的期望。否则老皇帝如何能放心?

    夏文听得“太子”与“皇帝”两个词,心中止不住狂跳不已,这是夏文第一次在老皇帝口中听到“太子”这个词汇。

    夏文有些慌了神,心中复杂而又慌乱。慌乱的是不知老皇帝为何为这个问题?是真心在考教?还是在试探什么事情?

    夏文心虚在前,已然有了答案,答案就是自己的父亲在试探自己。

    夏文似乎有些不敢作答了,直感觉脊背发凉,脑中都是昨天傍晚与李启明商议除掉徐杰的事情,脑中都是听人禀报夏业已死这个消息的场面。

    “父皇,儿臣从未想过父皇所言之事,儿臣这么多年来,一心只读圣贤书,交游之人,也从来都是名士才俊,感兴趣的事情都是诗词文章,儿臣万万不敢有丝毫非分之想。”又是一个滴水不漏的回答,又是一个谨小慎微的答案。

    老皇帝有些怒了,手掌猛的一拍桌案,开口呵斥:“你苦读圣贤书,你往来无白丁,你不敢有非分之想。所以你身边有人替你做那非分之事,有人帮你杀人,有人帮你害人。你觉得这般的事情,有没有你的责任?有没有你的过失?有没有你应该要去做的事情?”

    老皇帝已然把话说得极为直白。也如老皇帝话语所说,他是不相信自己这个儿子会动手杀兄弟的,也就是不认为夏业之死与夏文有任何的关系。

    这种心态,也就是为人父母正常的心态。没有哪一个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好,即便自己的孩子做了错事,父母也只会认为是他人之错,是受了他人的影响,是他人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