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哗变,沽名钓誉(四千字,今晚还有)-第2/3页





    老皇帝夏乾闻言大怒:“李通是如何管事的?麾下军将也能哗变?当真岂有此理!叛乱平息之后,着李通入京戴罪!”

    李启明没有微微一皱,开口说道:“还请陛下勿要动怒,些许小事而已,四千人马哗变,宣府六万大军,扑灭之易如反掌。其中缘由,还待李通后续禀报,待得缘由细节明朗之后,再做定夺也不迟。”

    李启明显然是想为李通说话。不料老皇帝直接开口喝道:“着中书省拟旨,命李通速速平叛,入京待查!”

    老皇帝一直没有落座,此时说完话语,更是直接起身而走。

    留十几个枢密院官员当场,皆是眉头紧锁。

    李启明身旁一人开口:“李枢密,此事当真不该这般早早来禀报,拖得几日,待得事情平息下来了,再来禀报,陛下当不会盛怒如此。”

    李启明摇摇头答道:“拖?大早十几马队在内城里飞驰而过,哪个衙门的人听不到?还有谁不知道枢密院出事了?如何拖?难道等陛下开口来问?”

    “唉李通这厮真不会办事,此事差人一封书信入京就是了,还弄得十几匹马大早在内城了狂奔,叫我等好生被动。这回真是自作孽不可活,怕是他这宣府总兵的职位难保了。”

    李启明也不答话,只是皱眉往宫外而去。

    边镇军汉哗变,在这大华朝也是奇事。要说是有人自命不凡,在那乱世说了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然后揭竿而起,倒也罢了。但是此事天下,也不是乱世,这大华朝廷也还算有粮有饷,内外无战事,生活也应该是过得去。

    这般情况下,竟然有四千士卒占城叛变了,就算是再傻的人也知道四千人岂能对抗整个天下?如今天下太平,也没有揭竿而起一呼百应的可能。

    老皇帝想不通,所以知道其中必然有问题,所以一定要李通入京。李启明也想不通,唯有回了衙门,赶紧写一封密信往北,好好问问李通到底是怎么回事。

    枢密院的信都出城了,徐杰才起床,翻看了几页书籍,有些心神不宁,满脑子都是欧阳正回京的事情,也不知那老皇帝到底如何想法,是不是真的要把欧阳正召回京城来。

    心神不宁也就看不进书了,寻来饮血刀便开始练了起来。

    徐虎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把那院落大门打开,或是徐康、或是徐泰,便会守在门口,不得多久就会有客上门。

    上门的客人就是夏锐,夏锐每天早上用过饭之后,必然会到徐杰这里来转悠一下,有事也来转悠转悠,无事也来转悠转悠。

    徐杰若是有事,夏锐便早早而回,徐杰若是无事在家,夏锐也就蹭上两顿饭方才会回去,不论徐杰做什么,夏锐都在一旁跟着,读书也好,练武也好。若是练琴,夏锐少不得在旁说上几句难听至极,若是徐杰拿起棋谱摆上了,徐杰看着棋盘发呆,夏锐便看着徐杰发呆。

    这位皇子殿下,兴许当真是太过无所事事。

    果然不得多时,夏锐就来了,身后跟着两个护卫,见到守门的徐康,打趣一语:“小康子,你说你每天守着这个门,也就我一个人来,连些打点的碎银子多赚不到,还守个什么劲啊?”

    徐康憨憨一笑,也打趣一句:“那还不是有些人太吝啬了,天天来,也不见一个铜板的赏赐。”

    夏锐闻言一愣,当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手在怀中摸了摸,口中说道:“一日不见,刮目相看啊,你也成了个鬼精灵。铜板五个,中午多吃几个烧饼。”

    徐康也不嫌少,当真伸手去接,接过五个铜板,口中还笑道:“多谢成公子的烧饼。”

    入得院来,徐杰正在练刀,夏锐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如今的夏锐,也知道自己武艺不是那高明水平了,虽然难受了几日,但也洒脱得紧,不再去强求,甚至连剑都懒得练了,在徐杰看来,大概就是少了几分上进心。

    夏锐看得津津有味,夏锐身后两个护卫,却是低头不去看。显然是练武的规矩,偷师可是忌讳。虽然徐杰并不怎么忌讳,但是这两个护卫也不做那偷师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