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混不吝的徐公子-第2/3页





    徐秀才大言不惭,云书桓闻言不说,只是低了低头。却是引来旁人不快。

    只听身后一个声音传来:“这乡下地方,人当真少了见识,自大如此,可笑至极。”

    徐秀才闻言一愣,回头去看,只见身后也坐着两个少年人,与自己年纪相仿,从衣着来看,当真不是一般人家。开口说话那人,一副大义凛然模样,话语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却是眼神与徐秀才对视在了一起。

    云书桓也是回头来看,眉头微微皱起。又看了看自家公子,也是知道自家公子可不是忍气吞声之人。

    果然听得徐秀才开口说道:“杨立新,不过浪得虚名。一个官家公子,每日悲这春夏秋冬,岂不是无病呻吟?见什么东西都悲,然后用词语堆砌,便也成词,可笑至极!”

    徐秀才拿刀,不服就是干。徐秀才说词,也是有理有据。

    那开口说话的少年听得徐秀才之语,面色微微一愣,看了看身旁同伴。便看那同伴听了徐秀才的话语之后,还在作一番沉思模样。

    徐秀才不免也朝那沉思模样的少年去看,别的倒是没有看出来什么,却是看出来一点别样的端倪。眉清目秀的面庞之外,与云书桓的气质倒是有些像。

    徐秀才会心一笑,要说云小子有个闺女的外号,那不过是调笑。这位还真是个闺女模样,穿一身文人长衫,也掩饰不了女子的脂粉气息。

    开口说话的少年见女扮男装的同伴没有说话,回过头来又道:“杨立新好歹也是江南有数头面才子之一,你如此大言不惭,那你说说谁的词作方才能称道?”

    徐秀才想也不想,只道:“吴彦、吴伯言。诗词冠绝一时,年轻一辈,无出其右者。”

    那少年却还是不服气,自古文无第一,徐秀才却是自己排了个高低,但是吴彦之诗词,也是冠绝一时,少年反驳不了,只道:“你真是自大得紧,既然你说杨立新浪得虚名,你有何佳作?可与江南士子比肩?”

    少年随父亲到得青山县,父亲有公干,却是这少年只是游玩水道风景。少年身边的女扮男装之人,便是少年的亲姐姐。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少年倒是经常跟着其父在大江郡四处走动,却是第一次在这样的乡下地方遇见如此大言不惭之人。

    徐秀才还真不把少年的话语当回事,只道:“这样无病呻吟之作,少爷我来个八曲十曲的,怕你招架不住。”

    少年已然起身,气得有些发抖,口中只道:“来,你来,《声声慢》,你来一曲试试。”

    此时云书桓早已一脸憧憬之色,看着自家的公子,等着徐秀才来个十曲八曲。

    便是那女扮男装之人,也抬头来看着云书桓。

    那说话少年更是一脸看戏的模样,等着徐秀才露馅献丑。

    徐秀才脑中一想,就是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中,此词可当第一。却是徐秀才又觉得不合时宜,张嘴便道:“原本想来曲大作,怕你吓傻了。且给你来一曲随意之作。听好:严凝天气,近腊时节,寒梅暗绽疏枝。素艳琼苞,盈盈掩映亭池。雪中欺寒探暖,替东君、先报芳菲。暗香远,把荒林幽圃,景致妆迟。别是一般风韵,超群卉、不待淡荡风吹。雅态仪容,特地惹起相思。折来画堂宴赏,向尊前、吟咏怜伊。渐开尽,算闲花、野草怎知。”

    念完之后,徐秀才还自顾自笑了笑道:“嗯,此词甚合时宜。可是比那杨毅高明得多?”

    再看后座两人,已然是目瞪口呆模样。唯有云书桓答道:“高明几分!比杨毅之词更能骗到女子。”

    徐秀才闻言,装作那白眼一翻模样,看了看云书桓道:“云小子,不见你平常多说一句话语,此时却是连说两句。见不得公子我好是不是?”

    只听云书桓答道:“不是!”

    徐秀才便是觉得与这云书桓实在交流不下去,唯有落座,做一个假装生气模样。

    此时那拉二胡的老汉倒是不知从哪里出来了,坐在小台子之上,开始唱戏文小调。其实这小调更受一般人欢迎,唱的词句多有改动,虽然还不是淫词艳曲,却也多有那些淫词艳曲的暗示内容。茶楼如此的节目安排,便也是为了雅俗共赏,多拉顾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