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晚朝(二)



  雷鸣说的话确实鼓舞人心,但眼前的事儿还没有解决。

  什么事儿?自然是李自成的农民军还没有走远,随时可能返回来围困京城。

  “王爷,李自成的流寇大军还在城外没有走远呢,怎么办?”,李邦华问道。

  “这个,本王已经想好了对策。”,雷鸣答道。

  巩永固听到雷鸣已经有了对策,便兴奋的站起来,“王爷,有何计策?快讲一讲呀”

  这两个月来,李自成的农民军连战连胜,北京城每天收到的都是坏消息,不是这个城被李自成攻了,就是那个什么地方打开城池投降了农民军,没有一出好消息,京城的人说到李自成已经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在座的官员虽然比普通的官员镇静一些,但内心深处并不比其它的人强多少,李自成有多少人马大家都知道,没有人不感到担忧。

  另外,辽东的建虏也要趁火打劫,更大的麻烦就要接踵而来了,情势在这里摆着,没有人不忧心忡忡。

  还好的是雷鸣这个王爷来了,但王爷带来的人马毕竟太少了,有些人的心里还是很担心的。

  雷鸣说道:“李自成等人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应当是经验非常的丰富了,昨晚我们打死了他们的人虽然不多,但也足够引起李自成的警觉了,流寇今天一天恐怕都在侦察我们的动向,我们的情况也瞒不住他们,我猜测,李自成最大的可能会选择一点集中力量全力攻城,试探一下我们的反应,如果他认为仍旧可以打下北京城,便会分派人马四面围城,如果他觉得没有办法打下北京城,便会引兵撤退,绝对不会继续呆在北京城下,因为他知道朝廷的勤王大军迟早要来的,这个时候,你以为李自成会干啥?”

  巩永固一愣,“干啥?”

  “攻打通州城,将粮食抢走。”

  事实上,李自成到达北京城下后便派兵去攻打通州了。

  通州是运河的北边的终点,这个时代,没有科技支持,北方大地的农作物产量非常的低,仅仅能自养,不足于供给京城及周边的百万守军,所以,边军和北京城的粮食供给主要是由农业发达的江南、河南供应,主要的运送方法是通过运河漕运,元朝时,小型的运粮船还可以直达北京城外永定河码头,随着永定河水逐渐减少和河道淤塞,后来小型运输船也不能行了,所以,朝廷便在通州马头设立了仓储,然后通过人力将粮食由通州运到京城的粮仓,为此,通州驻有大量的守粮的部队。此时,薛鳌刚为通州粮仓总督,其头衔是户部右侍郎兼通州粮仓总督。

  李自成二月发兵六十万号称一百万开始东征,一路高歌猛进,其兵员众多,军中的粮秣供应始终是一个大问题,山西是一个以高山、丘陵为主的省份,农业生产向来落后,这一路打来,农民军银子倒是弄到了不少,但弄到的粮食却不多,所以,一到北京城下,李自成便安排妻弟高一功带兵攻打通州去了。

  通州是京师粮秣供给重地,朝廷向来很重视通州的防守,不仅修建了高大的城池,还在通州城驻守了大量的军队,多的时候达三卫,由于李自成和张献忠越剿越大,陕西、河南、湖北多地失守,驻守通州的兵员不断的调往内地追剿李自成、张献忠,剩余不足一卫,这两年闹瘟疫,也有部分士兵传染上瘟疫丧命,由其是去年春夏之交的瘟疫,驻军大量的减员,剩下的也是老弱残兵,此时,守卫通州的不足三千人马,而这两千多人马还因欠饷时久,上个月曾闹事索要欠饷,打伤巡抚杨鄂。

  杨鄂曾上书自劾请求罢免自己,崇祯皇帝也知道是因为长期欠饷造成的,杨鄂并没有多大的责任,鉴于杨鄂向来实心办事,不仅没有追究杨鄂的责任,还赏了杨鄂三十两银子疗伤。

  通州粮督薛鳌刚是一个胆小鬼,见高一功带领两万多农民军围城便慌了神,手下的人都说农民军势大,通州根本守不住,如果现在投降也许还有活路,如果进行抵抗,惹恼了农民军,等城破了谁也活不了,薛鳌刚就想投降,但总督漕运、屯田、练兵的双料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此时正驻骅通州,且方岳贡不仅清廉,治吏也很有手段,薛鳌刚便不敢造次,更有杨鄂积极倡导滞留在通州的漕民参与守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