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情况完全不一样



  显然,此时的朱慈烺是很高兴的。

  朱慈烺有两怕。

  一是他这个小皇帝刚刚登基,没有一点的威望,如果群臣像以前对付他爹那样对付他,他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

  二是现在的王朝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下一步这么做,他一点谱也没有。

  另外,在朱慈烺的内心深处,对于拜雷鸣为亚父是十分抵触的,一个王朝的皇帝要拜他人为亚父,说出来太特么的丢人了。

  太后张嫣说的明白,只有这个人能挽救王朝,张嫣让他拜雷鸣我亚父,朱慈烺不能不听,也不敢不听,既然这样,朱慈烺咬咬牙就干脆大大方方的在朝堂上称呼雷鸣为亚父,完全出乎了雷鸣的意外。

  但朱慈烺有一个担心,那就是从此朝廷的大小事儿都雷鸣说了算了,他这个皇帝将来有可能变成了傀儡。

  当雷鸣推举了李邦华、范景文、倪元璐几个有威望的老臣组成内阁,还推举巩永固和刘文炳担任京畿卫戍总督时,朱慈烺感到自己的担心有点多余了,更别说雷鸣还推荐自己东宫的人,别人不说,李士淳、刘理顺可是他的老师。

  “谁是吴襄?”。雷鸣问道。

  吴襄听到雷鸣点他的名便忐忑不安的从后面站了出来,“卑职就是!”

  雷鸣仔细的瞅着吴襄,把吴襄吓的浑身颤栗起来。

  不能不害怕,朱纯臣、李国祯那是什么人,雷鸣说抓就抓,还直接命人将两个人的腿都打断了。

  在雷鸣处置朱纯臣、李国祯的时候,吴襄便吓坏了,害怕下一个就是他。

  当雷鸣处置了魏藻德和张缙彦后,不再追究她人,吴襄便松了一口气。

  现在,雷鸣突然的点了他的名字,吴襄不由的一阵紧张,担心雷鸣找他的麻烦,因为京营战败他也是有责任的,他怕被追究。

  雷鸣突然的问到吴襄,当然是有意图的,是为了吴三桂。

  吴襄祖居江苏高邮,吴襄的爷爷带着一家人从老家来辽东做马匹生意,并在辽东慢慢的扎下了根,渐渐的他们成了地地道道的辽东人。

  天启年间,辽东的建虏首领努尔哈赤完成了内部整合,统一了关外的女真各部,其八旗军在与大明朝争夺土地中渐渐的占据了一定的上风,萨尔浒之战让明王朝看到了边军存在的许多的问题,于是开始大量的征召平民中有才干的人参军守边,天启二年,吴襄中武进士,在辽东当了一个小军官。

  后来,吴襄续娶了祖大寿的妹妹,祖家是辽东宁远的名门望族,在祖家的关照下,吴襄先后任都指挥使、都督同知、总兵二中军府都督等重要职务,后升为辽东总兵。

  崇祯四年八月,皇太极于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赴援中临阵逃跑,导致全军覆灭,孙承宗罢官,吴襄被追责下狱,后来,经过多方活动,吴襄才脱离了牢狱之灾。

  崇祯十四年,祖大寿被女真围困在锦州,对于明王朝的辽东来说,祖大寿太重要了,于是朝廷组织了三次解围,均没有成功。

  崇祯十五年三月,朝廷又一次组织解救祖大寿,吴襄随军出征,当时,明军的野战能力显然是不如女真的,但明军掌握火器,依仗着装备的优势和后金的军队还有一战的能力,可惜,此时,女真也有了大炮,女真的一轮炮击,吴襄便被恐惧吓昏了头,又一次带头逃跑,结果明军战败,四万明军仅有几十人逃回,战败追责,吴襄又一次下狱。如果不是因为吴三桂是山海关总兵,国家要依仗,吴襄的脑袋早就搬家了。

  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宣府,崇祯皇帝便从监狱中将吴襄放了出来,任命吴襄总督协理京营,有两个意思,一是吴襄算是老将,有一定的战场经验,二是以示恩德催促吴襄的儿子吴三桂尽快的带兵进京勤王。

  三月五日,崇祯皇帝下诏,三月七日吴三桂开始从宁远撤军,因为官军家眷和百姓太多,吴三桂用了八天时间才完成撤军计划。

  本来,吴三桂准备快速的进京勤王的,这时候,吴襄先后派人给吴三桂送去两封信,告诉吴三桂路上慢点行军,意图是让其它的援军先和李自成的农民军拼命,吴三桂到达北京后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谁承想京城并没有其它的援军前来,流寇进了外城,皇帝朱由检为此自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