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原来是回回开的门



  李及回到自己队伍呆着的地方和大家商量怎么办,普遍认为前朱成矩的前右营去各门转了一圈都没有办法,他们去了也是百搭,最后商定看朱成矩咋办,李及觉得只能这样了,朱成矩想冲出去,就和朱成矩联合一起往外冲,朱成矩要是投降,大家跟着投降就是了。

  张罗彦从城墙上向右安门走去。

  此时,天空皎洁,刚刚出现月蚀有点不圆的月亮依然很明亮,静谧的外城内没有一点声音,放眼望去好像披了一层薄雾,没有任何的灯光,所有的人家因为害怕都插紧了门栓,恐惧的等待着未来的未知,他们是老百姓,他们没有能力反抗,也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只能逆来顺受,都在期盼流寇不要乱杀人。

  刘文耀站在右安门的城墙上,注视着城里的动静,刚才流寇来攻打城门,让刘文耀判断到丢失的广安门的城墙并没有丢,他很奇怪,流寇攻进了城里,为什么要拼命的来攻打右安门呢?从情景上看显然流寇想逃出去,难道有人来勤王了?刘文耀判断不清楚。

  下午,哥哥刘文炳曾经去了一次皇宫,很快就回来了,哥俩相见,哥哥说皇上召见是想冲出去,因为没有办法,哥哥只能回来继续守城,从这一点判断,不可能有勤王的军队到达北京,否则,皇上不可能不知道。可是,流寇为什么要来攻打右安门呢?显然是流寇进来的广安门被人堵上了。

  听说广安门丢失,刘文耀马上意识到完了,京城恐怕守不住了,外城丢了,内城也守不住,刚想放弃守城回家的刘文耀因为朱成矩率兵来攻打城门又留了下来,不管怎么样,刘文耀隐隐感到有了希望。

  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堵上了广安门?刘文耀就想不出来了。北京城里的守军情况他是知道的,除了少量的自愿守城的百姓,多数的人是皇宫里的内官和锦衣卫,加起来也不到两万人,平均分到各城段的人马不到一千,刘文耀将三百人留在城楼上,其它的六百人分散守在城墙上,二十步远才能分配一个人,与其说防守,不如说是分散观察敌情,一旦流寇攻城,只能是流寇攻哪里,大家都去支援哪里。

  张罗彦带着二十来人走过来,刘文耀马上迎了过去,他知道来人绝对不是流寇,流寇要是过来,不可能就这么几个人,也不能这般的从容,要是来人是流寇,负责观察的人早就跑过来报告了,皎洁的月光下,刘文耀仍能模糊的看到分配守城的人依旧在原地方。

  张罗彦认识刘文耀,刘文耀的身份是左都督,看到刘文耀就急忙跑过来抱拳行礼,“光禄寺少卿张罗彦参拜左都督。”

  刘文耀的左都督官居一品,乃是皇上恩赐,因为他是皇帝的老表。

  都督一职原来是明朝国家负责带兵打仗的高级军职,五军都督府设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左都督、五个右都督,,分管全国的军事,下面还有都督同知。

  后来,天下太平,朝廷实行文官治军,都督府的权力越来越小,渐渐的就名存实亡的成了封赏,实际上一点的职责也没有。

  刘文耀平常呆在家里,既不上朝,也很少承担差事。

  隐隐约约的感到好像认识张罗彦,就是叫不上名字,但刘文耀知道这张罗彦并不是守卫广安门的官员,因为他出过广安门,负责守广安门的人都见过,“你是?”

  “禀告左都督,下官是原太仆寺少卿,去年引咎回家,这次是跟着山阴王来京勤王,奉王爷之命前来白灰左都督大人。”

  刘文耀听了心中一喜,果然是勤王的人来了,听到来的是山阴王,刘文耀有点纳闷了,朝廷不是规定王爷不奉召不准离开封地吗?再说这山阴王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想必是那个藩王下边分封过多少次的小王爷,这小王爷怎么来了?

  不过,刘文耀也不追究这是怎么回事儿,这事儿不归他管,他也管不着,但这山阴王来勤王来勤王绝对是好事儿,真是雪中送炭来的及时,“王爷有何吩咐?”

  张罗彦笑道:“王爷只是让在下过来禀报一声,广安门已经收复,城外的流寇也打跑了,王爷正准备消灭进城的流寇,各位不必惊慌,并请左都督大人派人去永定门、左安门、广渠门通报,大家把守好自己分管的城门,不让流寇从自己分管的城门跑掉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