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先秦史话,越王八剑



“古往今来,从佛经和道藏中领悟绝学的多不胜数,儒家有长歌门,墨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均有武道传承。

    诸子百家,传承的从来不仅仅只有文化知识,把思想认识用刀枪剑戟拳掌腿爪表现出来,就是对应的武道。

    除了佛经道藏之外,也有一些人能够从诗词、歌舞、书画,乃至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领悟武功。

    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便曾被无数高人推衍出修心的绝学。

    尤其是‘既自以心为形役’,更是被儒道佛魔同时应用,解读出了数十上百种绝学,我也曾参悟过数门。

    相对于这些,屈原的名作甚少被应用于武道,最为有名的,一个是宋缺的天问九刀、九歌神刀,另一个便是从先秦时期传承至今的天问剑法。”

    李瑾瑜把虚夜月抱在怀中,一边看霍天青整理的情报,一边介绍方邪真精通的绝学,以及先秦的武林史话。

    虚夜月对武道没兴趣,但对李瑾瑜讲的故事很有兴趣,听得津津有味,偶尔还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就如同夫君以前说的,任何一种技艺到了顶峰,都是技近乎道。

    拳脚、兵器、书画、医术、歌舞、雕刻、诗歌、修佛、修道、做官,到了最顶峰的时候,实际上没有区别。

    比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若是给武道高人看到了,便能领悟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身法、笔法、剑法!

    逍遥派的‘凌波微步’,虽然核心精要是易经八卦,总纲心法却是曹植的洛神赋,能如洛神般凌波虚度。

    还有武当派的诸多绝学,比如千山重叠、真武七截阵、蛇鹤十三式,便是张真人观看山川景色创出的。”

    李瑾瑜叹道:“所以说,这就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觉得自家绝学武藏不够丰富,就让他出门四处转转,或者去看看歌舞戏曲,便能创出绝学。”

    虚夜月道:“九歌神刀?我记得神兵谱上有相关记载,排名很高呢!”

    “宋缺此人名为‘缺’,实际上无论容貌还是武功,都非常完美,只不过他不适合做阀主,适合做江湖人。”

    “他不是宋阀的阀主么?据说他曾领兵挡住隋文帝的大军,把宋阀的势力发展到巅峰,怎么会不合适呢?”

    李瑾瑜笑道:“因为宋缺的江湖气实在是太重,你能想到么,在局势最激烈的时候,他竟然为了梵清慧,与宁道奇决斗,这不是阀主该做的事!”

    虚夜月翻了个白眼:“如果把夫君换成宋缺,怕是会直接带着千军万马围攻宁道奇,把他踩踏成齑粉。”

    李瑾瑜道:“这就对了,如果我要与高手单挑,你觉得岳丈会如何做?定然会骂我是‘竖子不足与谋’!”

    虚夜月道:“爹爹从来不和我说当年那些事,我听说过九歌神刀,却不知道其中的故事,是宋缺铸造的?”

    李瑾瑜道:“天刀宋缺,以天问九刀名传天下,在那个时代,号称天下第一刀客,很多人不知道,宋缺不仅刀法天赋极高,而且擅长铸造宝刀。”

    虚夜月打趣道:“难道宋阀的老本行是打铁?宋阀实际上是铸刀城?”

    “当然不是,只不过宋缺对于刀的理解实在是太高,虽然他的铸造技巧并非登峰造极,却能铸造出宝刀。

    他隐居岭南三十年,在此期间根据屈原的《九歌》,铸造出九把宝刀,可以配合他的‘天问九刀’使用。

    比如东皇太一,此刀长六尺,重达百斤,古朴奇特,豪猛霸道,配合最后一招‘天命反侧,何罚何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